崩漏论外方
增损四物汤(见血寒论外方)
《良方》一味防风散(见《妇人规古方》)治肝经有风,以致血得风而流不归经者。
用防风去芦为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一名独圣散,每服二钱,空心食前用酒煮白面,清饮调下,极效。
《良方》防风黄芩丸(见《妇人规古方》)治肝经风热以致血崩、便血、尿血等证。
条芩(炒黑) 防风(等分)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远或食前米饮或温酒送下。
柏叶散(见《妇人规古方》)治元气虚弱,崩中漏血,年久不愈。亦治白带。
柏叶(炒) 当归 生地 续断 川芎 龟甲(炙) 禹余粮(各一两半) 阿胶(炒五钱) 鳖甲(炙两半)赤石脂( ) 牡蛎( ) 地榆 艾叶(炒) 鹿茸(炙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粥饮调下。
棕灰散(见《古方八阵·和阵》)治大肠下血不止,或妇人崩漏下血。
败棕,不拘多少,烧灰存性,为细末。
每服二钱,空心好酒或清米饮调服。
龙脑鸡苏丸(见《古方八阵·和阵》)治上焦之火,除烦解劳,安吐血衄血,清五脏虚烦,神志不定,上而酒毒、膈热、消渴,下而血滞、五淋、血崩等疾。
麦冬(四两) 甘草(一两半) 龙脑薄荷叶(一斤) 阿胶(炒) 人参(各二两) 黄 (炙一两)生地(六两另为末) 木通 银柴胡(各二两。此二味用沸汤浸一日,夜绞取汁)
上用好白蜜二斤,先煎一、两沸,却入地黄末,不住手搅,徐加木通、柴胡汁,慢火熬成膏,然后加前诸药末,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随证用引,送下。如室女虚劳,寒热潮作,用人参柴胡汤下。一方如前,有黄连一两。

- 崩漏论外方《妇人规》
- 崩漏论《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 崩漏论治《类证治裁》
- 崩漏分诸证用药之法《女科经纶》
- 崩漏脉案《类证治裁》
- 崩漏方论(妇科心镜 下)《古今医统大全》
- 崩漏脉候《类证治裁》
- 崩漏方《女科指掌》
- 崩漏门汇方《医宗金鉴》
- 崩漏带下《卫生宝鉴》
- 崩漏门汇方《妇科心法要诀》
- 崩漏不止证治《竹林女科证治》
- 崩漏门诸论《冯氏锦囊秘录》
- 崩漏标本证治《竹林女科证治》
- 崩漏门诸论《女科精要》
- 崩漏标本证治《塘医话》
- 崩漏日久化寒主升举论《女科经纶》
- 崩漏案《丁甘仁医案》
- 崩漏属败血脓积《女科经纶》
- 崩漏(经崩)《中医名词词典》
- 崩漏属冲任血虚不能约制《女科经纶》
- 崩漏《女科秘要》
- 崩漏属脾胃虚火乘心包《女科经纶》
- 崩漏《也是山人医案》
- 崩漏属心火亢甚肝实不纳血《女科经纶》
- 崩漏《女科指掌》
- 崩漏属虚热用药之法《女科经纶》
- 崩漏《中医妇科学》
- 崩漏丸论《女科经纶》
- 崩漏《脉因证治》
- 崩漏下血为损任冲《医学传心录》
《妇人规》
- 作者:攻介宾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上卷总论类
- 上卷经脉类
- 上卷胎孕类
- 下卷产育类
- 下卷产后类
- 下卷带浊梦遗类
- 下卷乳病类
- 下卷子嗣类
- 下卷瘕类
- 下卷前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