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灾怪论第十四
病有灾怪,何谓也?病者应寒而反热,应热而反寒,应吐而不吐,应泻而不泻,应汗而不汗,应语而不语,应寐而不寐,应水而不水,皆属灾怪也。此乃五脏之气,不相随从而致之矣。四逆者,不治。四逆者,谓主客运气,俱不得时也。

- 病有灾怪论《中藏经》
- 病有远近治有缓急《卫生宝鉴》
- 病有真假辨《叶选医衡》
- 病有阴阳《医学集成》
- 病余瘀血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病有宜下者《医法圆通》
- 病遇节发解《研经言》
- 病有宜吐者《医法圆通》
- 病愈后禁忌《类证治裁》
- 病有宜汗者《医法圆通》
- 病愈结存《温疫论》
- 病有一臂痛有两臂俱痛《女科百问》
- 病愈肉食辨《友渔斋医话》
- 病有血分有水分何以别之《女科百问》
- 病愈五戒《中医词典》
- 病有新故辩《侣山堂类辩》
- 病原论《古今医鉴》
- 病有十失《寿世青编》
- 病原体的免疫细胞化学快速检查方法和应用《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病有十不治《冯氏锦囊秘录》
- 病原体的致病性《传染病》
- 病有十不治《养生秘旨》
- 病原同异《四圣悬枢》
- 病有三因受病主治不同论《外科选要》
- 病原性球菌《医学微生物学》
- 病有三因受病主治不同论《外科正宗》
- 病原性真菌《医学微生物学》
- 病有七失不可治《寿世青编》
- 病原学《传染病》
- 病有鬼神论《医学源流论》
- 病原学《传染病》
《中藏经》
- 华佗·东汉
- 简介
- 序
- 卷上
- 人法于天地论第一
- 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
- 生成论第三
- 阳厥论第四
- 阴厥论第五
- 阴阳否格论第六
- 寒热论第七
- 虚实大要论第八
- 上下不宁论第九
- 脉要论第十
- 五色[一作绝]脉论第十一
- 脉病外内证决论第十二
- 生死要论第十三
- 病有灾怪论第十四
- 水法有六论第十五
- 火法有五论第十六
- 风中有五生死论第十七
- 积聚症瘕杂虫论第十八
- 劳伤论第十九
- 传尸论第二十
- 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一
- 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二
- 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三
-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
- 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五
- 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六
- 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七
- 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八
- 论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九
- 卷中
- 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
- 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一
- 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二
- 论痹第三十三
- 论气痹第三十四
- 论血痹第三十五
- 论肉痹第三十六
- 论筋痹第三十七
- 论骨痹第三十八
- 论治中风偏枯之法第三十九
- 论五丁状候第四十
- 论痈疽疮肿第四十一
- 论脚弱状候不同第四十二
- 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第四十三
- 论诸淋及小便不利第四十四
- 论服饵得失第四十五
- 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
- 论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第四十七
- 论诊杂病必死候第四十八
- 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第四十九
- 卷下
- 疗诸病药方六十道
- 附录一·序
- 附录二·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