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病原论

《古今医鉴》书籍目录

夫小儿者,幼科也。初生者曰婴儿,三岁者曰小儿,十岁者曰童子,儿有大小之不同,病有浅深之各异,形声色脉之殊。望闻问切之间,若能详究于斯,可谓神圣工巧者矣。盖望者,鉴貌辨其色也。假如面部左腮属肝,右腮属肺,额属心,鼻属脾,颏属肾。肝病则面青,肺病则面白,心病则面赤,脾病则面黄,肾病则面黑,是乃望而知之也。闻者,听声知其症也。假如肝病则声悲,肺病则声促,心病则声雄,脾病则声慢,肾病则声沉,此属于脏。又大肠病则声长,小肠病则声短,胃病则声速,胆病则声清,膀胱病则声微,此属于腑,是乃闻而知之也。问者,问病究其原也。假如好食酸,则肝病;好食辛,则肺病;好食苦,则心病;好食甘,则脾病;好食咸,则肾病;好食热,则内寒∶好食冷,则内热,是乃问而知之也。切者,切脉察其病也。假如小儿三岁以下,有病须看男左女右手,虎口三关,从第二指侧看,第一节名风关,第二节名气关,第三节名命关。辨其纹色,紫者属热,红者伤寒,青者惊风,白者疳病,黑者中恶,黄者脾之困也。

若见于风关为轻,气关为重,过于命关则难治矣 至三岁以上,乃以一指按寸、关、尺三部,常以六七至为率,添则为热,减则为寒。浮洪风盛,数则多惊,沉迟为虚,沉实为积,是乃切脉而知之也。大抵小儿之疾,大半胎毒,而少半伤于食也,其外感风寒之症,十一而已。盖小儿之在胎也,母饥亦饥,母饱亦饱;辛辣适口,胎气随热;情欲动中,胎息辄躁;或多食煎爆,或恣味辛酸,或嗜欲无节,或喜怒不常,皆能令子受患。其为母者,胎前既不能谨节,产后又不能调护,是以惟务故息,不能防微杜渐。或未满百 ,而遂与咸酸之味,或未及周岁,而辄与甘肥之物,百病由是而生焉。小儿脾胃,本自娇嫩,易于伤积,且如乳食伤胃,则为呕吐;乳食伤脾,则为泄泻。吐泻既久,则成慢惊,或为疳病。乳食停积,则生湿痰,痰则生火,痰火交作,则为急惊,或成喉痹,痰火结滞,则成痫吊,或为喘嗽。胎热胎寒者,禀受有病也;脐风撮口者,胎元有毒也;鹅口口疮者,胃中有湿热也;重舌木舌者,脾经有实火也;走马牙疳者,气虚湿热也;爱吃泥土者,脾脏生疳也;胎惊夜啼者,邪热乘心也;变蒸发热者,胎毒将散也;丹毒者,火行于外也;蕴热者,火积于中也;中恶者,外邪乘也;睡惊者,内火动也;喉痹者,热毒也;眼痛者,火盛也;脓耳者,肾气上冲也;鼻塞者,因感风邪也;头疮者,热毒攻也;脐疮者,风湿中也;尾骨痛者,阴虚痰也;诸虫痛者,胃气伤也;阴肿疝气者,寒所郁也;盘肠气痛者,冷所搏也;脱肛者,大肠虚滑也;遗尿者,膀胱冷弱也;尿浊者,湿滞脾胃也;便血者,热传心肺也;下淋者,膀胱郁热也;吐血者,荣卫气逆也。小便不通者,有阴有阳也;大便闭结者,有虚有实也。解颅鹤节者,胎元不全也;行迟发迟者,气血不充也;龟胸者,肺热胀满也;龟背者,风邪入脊也;语迟者,邪乘心也;齿迟者,肾不足也。疟者,膈上痰结也;痢者,腹中食积也;咳嗽者,肺伤风也;喘急者,痰气盛也;心痛者,虫所啮也;腹痛者,食所伤也。内伤发热,则口苦舌干也;外感发热,则鼻塞声重也。腹胀者,脾胃虚弱也;水肿者,土亏水旺也;黄胆者,脾胃湿热也; 疹者,阴阳毒瓦斯也;自汗者,气虚也。积者,有常所有形之血也;聚者,无定位无形之气也。胃主纳受也,脾主运化也,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节戒饮食者,却病之良方也。惊疳积热者,小儿之常病也望闻问切者,医家之大法也。若夫疗疾用药如箭,箭中鸿心者,则又可以心悟,而不可以言传也。孟子所谓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斯言得之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古今医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古今医鉴》书籍目录
  1. 病原论《古今医鉴》
  2. 病愈五戒《中医词典》
  3. 病原体的免疫细胞化学快速检查方法和应用《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4. 病愈肉食辨《友渔斋医话》
  5. 病原体的致病性《传染病》
  6. 病愈结存《温疫论》
  7. 病原同异《四圣悬枢》
  8. 病愈后禁忌《类证治裁》
  9. 病原性球菌《医学微生物学》
  10. 病遇节发解《研经言》
  11. 病原性真菌《医学微生物学》
  12. 病余瘀血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3. 病原学《传染病》
  14. 病有真假辨《叶选医衡》
  15. 病原学《传染病》
  16. 病有灾怪论《中藏经》
  17. 病原学《传染病》
  18. 病有远近治有缓急《卫生宝鉴》
  19. 病原学《传染病》
  20. 病有阴阳《医学集成》
  21. 病原学《传染病》
  22. 病有宜下者《医法圆通》
  23. 病原学《传染病》
  24. 病有宜吐者《医法圆通》
  25. 病原学《传染病》
  26. 病有宜汗者《医法圆通》
  27. 病原学《传染病》
  28. 病有一臂痛有两臂俱痛《女科百问》
  29. 病原学《传染病》
  30. 病有血分有水分何以别之《女科百问》
  31. 病原学《传染病》

《古今医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