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序
华先生讳佗字符化。性好恬淡。喜味方书。多游名山幽洞。往往有所遇。一日因酒息于公宜山古洞前。忽闻人论疗病之法。先生讶其异。潜逼洞窃听。须臾有人云。华生在迩。术可付焉。复有一人曰。道生性贪。不悯生灵。安得付也。先生不觉愈骇。跃入洞。见二老人。衣木皮。顶草冠。先生躬趋左右而拜曰。适闻贤者论方术。遂乃忘归。况济人之道素所好为。所恨者未遇一法。可以施验。徒自不足耳。愿贤者少察愚诚。乞与开悟。终身不负恩。首坐先生云。术亦不惜。恐异日与子为累。若无高下。无贫富。无贵贱。不务财贿。不惮劳苦。矜老恤幼为急。然后可脱子祸。先生再拜谢曰。贤圣之语一一不敢忘。俱能从之。二老笑指东洞云。石床上有一书函。子自取之。速出吾居。勿示俗流。宜秘密之。先生时得书。回首已不见老人。先生慑怯离洞。忽然不见。云奔雨泻。石洞摧塌。既览其方论多奇怪。从兹施试效无不存神。先生未六旬。果为魏所戮。老人之言预有斯验。余乃先生外孙也。因吊先生寝室。梦先生引余坐。语中藏经真活人法也。子可取之。勿传非人。余觉惊怖不定。遂讨先生旧物。获石函一具。开之。得书一帙。乃中藏经也。予性拙于用。复授次子思。因以志其实。甲寅秋九月序。(此序赵写本所无。似是后人伪作。姑附存之。)

- 序《中藏经》
- 序《察舌辨症新法》
- 序《中藏经》
- 序《柳洲医话》
- 序《食鉴本草》
- 序《褚氏遗书》
- 序《产宝》
- 序《思考中医》
- 序《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 序《药笼小品》
- 序《眼科秘诀》
- 序《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序《眼科秘诀》
- 序《医理真传》
- 序《尤氏喉科秘书》
- 序《集思医案》
- 序《慎疾刍言》
- 序《千金翼方》
- 序《诊家枢要》
- 序《雷公炮制药性解》
- 序《陆地仙经》
- 序《脉经》
- 序《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序《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序《白喉条辨》
- 序《濒湖脉学》
- 序《外科十法》
- 序《评琴书屋医略》
- 序《证治心传》
- 序《基因与疾病》
- 序《本草衍义》
《中藏经》
- 华佗·东汉
- 简介
- 序
- 卷上
- 人法于天地论第一
- 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
- 生成论第三
- 阳厥论第四
- 阴厥论第五
- 阴阳否格论第六
- 寒热论第七
- 虚实大要论第八
- 上下不宁论第九
- 脉要论第十
- 五色[一作绝]脉论第十一
- 脉病外内证决论第十二
- 生死要论第十三
- 病有灾怪论第十四
- 水法有六论第十五
- 火法有五论第十六
- 风中有五生死论第十七
- 积聚症瘕杂虫论第十八
- 劳伤论第十九
- 传尸论第二十
- 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一
- 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二
- 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三
-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
- 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五
- 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六
- 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七
- 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八
- 论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九
- 卷中
- 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
- 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一
- 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二
- 论痹第三十三
- 论气痹第三十四
- 论血痹第三十五
- 论肉痹第三十六
- 论筋痹第三十七
- 论骨痹第三十八
- 论治中风偏枯之法第三十九
- 论五丁状候第四十
- 论痈疽疮肿第四十一
- 论脚弱状候不同第四十二
- 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第四十三
- 论诸淋及小便不利第四十四
- 论服饵得失第四十五
- 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
- 论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第四十七
- 论诊杂病必死候第四十八
- 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第四十九
- 卷下
- 疗诸病药方六十道
- 附录一·序
- 附录二·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