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血痹第三十五
血痹者,饮酒过多,怀热太盛。或寒折于经络,或湿犯于荣卫,因而血抟,遂成其咎,故使人血不能荣于外,气不能养于内,内外已失,渐渐消削,左先枯则右不能举,右先枯则左不能伸,上先枯则上不能制于下,下先枯则下不能克于上,中先枯则不能通疏,百证千状,皆失血也。其脉左手寸口脉结而不流利,或如断绝者是也。

- 论血痹《中藏经》
- 论血崩因虚热《济阴纲目》
- 论血痹《华佗神方》
- 论血崩《外科理例》
- 论血风劳《济阴纲目》
- 论血《济阴纲目》
- 论血臌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 论穴分寸《幼科推拿秘书》
- 论血块《胎产指南》
- 论悬痈《外科枢要》
- 论血热痘症禁忌《冯氏锦囊秘录》
- 论徐岳生将成痿痹之证《寓意草》
- 论血热血盛血虚有异用药宜凉宜治宜补不同《冯氏锦囊秘录》
- 论虚症补气不补血《冯氏锦囊秘录》
- 论血陷二痘《冯氏锦囊秘录》
- 论虚邪治法《景岳全书》
- 论血瘀腹痛法当收止《济阴纲目》
- 论虚损劳瘵《虚损启微》
- 论血晕《类证治裁》
- 论虚损传变《虚损启微》
- 论血晕《胎产指南》
- 论虚实二症歌《针灸大成》
- 论熏陆香《苏沈良方》
- 论虚实大要《华佗神方》
- 论熏消法《疡医大全》
- 论虚实补泻《普济方·针灸》
- 论沿身骨脉及要害去处《洗冤集录》
- 论虚实《疡医大全》
- 论颜色轻重《冯氏锦囊秘录》
- 论须针决《外科理例》
- 论眼昏花捷要《秘传眼科龙木论》
《中藏经》
- 华佗·东汉
- 简介
- 序
- 卷上
- 人法于天地论第一
- 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
- 生成论第三
- 阳厥论第四
- 阴厥论第五
- 阴阳否格论第六
- 寒热论第七
- 虚实大要论第八
- 上下不宁论第九
- 脉要论第十
- 五色[一作绝]脉论第十一
- 脉病外内证决论第十二
- 生死要论第十三
- 病有灾怪论第十四
- 水法有六论第十五
- 火法有五论第十六
- 风中有五生死论第十七
- 积聚症瘕杂虫论第十八
- 劳伤论第十九
- 传尸论第二十
- 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一
- 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二
- 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三
-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
- 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五
- 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六
- 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七
- 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八
- 论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九
- 卷中
- 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
- 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一
- 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二
- 论痹第三十三
- 论气痹第三十四
- 论血痹第三十五
- 论肉痹第三十六
- 论筋痹第三十七
- 论骨痹第三十八
- 论治中风偏枯之法第三十九
- 论五丁状候第四十
- 论痈疽疮肿第四十一
- 论脚弱状候不同第四十二
- 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第四十三
- 论诸淋及小便不利第四十四
- 论服饵得失第四十五
- 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
- 论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第四十七
- 论诊杂病必死候第四十八
- 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第四十九
- 卷下
- 疗诸病药方六十道
- 附录一·序
- 附录二·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