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血

《续名医类案》书籍目录

薛立斋治一妇人,小便出血,服四物、蒲黄之类,更加发热吐痰,加芩、连之类,又饮食少思,虚症蜂起。肝脉弦而数,脾脉延而缓。此因肝气风热为沉阴之脾伤,不能统摄其血,发生诸症然也,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而痊。

陆养愚治费右塘室,性执多怒,初夏忽患小水不利,阴中肿痛,月又溺血发热。时疫症盛行,医与解肌发表不效。脉之,左关沉弦而数,右寸浮数而短,曰∶此由心火过旺,时又火令,肺金受伤,失降下之权,故小水不利。足厥阴肝脉合纂间,绕纂后,阴器为肝经所络之地,木气有余而寡于畏,故壅肿而痛。用人参麦冬知母五味,滋肺经而还其输布之职,黄连柴胡白术滑石青皮丹皮青黛,泻肝火而绝其壅滞之气,数剂而诸症痊。(雄按∶人参、五味未妥。)

张路玉治徐中翰夫人,溺血两月不止。平时劳心善怒,有时恼怒则膈塞气塞,诸治不效,又进香薷饮一服。诊之,两手关尺俱弦而少力,两寸稍大而虚,遂疏异功煎方,令其久服,可保无虞。若有恼怒,间进沉香降气散,一切凉血滋阴咸宜远之。别后更医,究不出参、术收功耳。

一徽商,夏月过饮烧酒,溺血,或用辰砂益气散不效,服六味汤亦不效,张用导赤散三啜而愈。有文学宋孝先,年七十余,溺血点滴涩痛,诸药不效,服生六味亦不应。云是壮岁鳏居,绝欲太早之故,令以绿豆浸湿,捣绞取汁微温,日服一碗,煮熟即不应也。

内弟顾元叔溺血,溺孔不时酸疼,溺则周身麻木,头旋眼黑,而手足心常见发热,酸麻尤甚。脉来弦细而数,两尺搏坚。与生料六味,或加牛膝,或加门冬,服之辄效。但不时举发,以六味合生脉,用河车熬膏代蜜,丸服而痊。

薛立斋治一妇人,因怒尿血内热作渴,寒热来往,胸乳间作胀,饮食少思,肝脉弦弱,此肝经血虚而热也。用加味逍遥散六味地黄丸,兼服渐愈。又用八珍汤柴胡、丹皮、山栀而痊。

马元仪治顾逊昭,患溺血已三月,或屡与升补不应。诊其右脉虚涩无神,左关独弦,茎中作痛,下多血块,形色憔悴,又多嗳气,此肝脾积热之候也。肝热则阴火不宁,而阴血自动,以血为肝脏所藏,而三焦之火,又寄养于肝也,故溺血茎中作痛等症作矣。脾热则湿气内拥而生气不伸,以脾为湿土之化,而三焦之气,又营运于脾也,故时时嗳气,形色憔悴之候生矣。法当益肝之阴,则火自息,利脾之湿,则气自和,用生地白芍黄芩、萆 、丹皮、甘草车前,调理半载,痛定浊止而安。

陈总领云∶余顷在章贡时,年二十六,忽小便后出血数点,不胜惊骇,旋却不疼,如是一月。若不饮酒则血少,终不能止。偶有乡兵告以市医张康者,常疗此疾,遂呼之来,供一器药,云是草药,添小蜜,解以水,两服而愈。既浓酬之,遂询其药名,乃镜面草,一名螺靥草,其色青翠,所在石阶缝中有之。(《良方》。)

王执中云∶人有患小便出血者,教酒与水煎苦卖菜根服,即愈。

立斋治一妇人尿血,阴中作痛,服清心莲子饮不应,服八正散愈盛,以发灰醋汤调服少愈,更以斑龙丸而平。

钱国宾治广灵王,初右足拐外患毒,长八寸,横四寸,溺血如妇人之经,二月一来,自长流至点滴,约两铜盘,日夜方止,昏迷卧床,姜汤半月始生,病已二载,历治罔效。每临溺期,府中怖甚,脉沉细无力,右手少强。经云男子久病,右手脉盛者可治,因立法内治升提药。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气引血行,自归经络而止。外用雄黄儿茶乳香没药血竭各三钱,麝香五分,朱砂二钱,百草霜一钱五分,共末,以真蕲艾作条,安绵纸上,散药一钱,搓成捻子,长八寸,以麻油蘸透,在无风处侧卧,患处朝上,燃捻离疮尺二许,觉热远些,如冷近些,日熏二次。一捻作三次用,内外分治,溺血竟止,其疮四月亦痊。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续名医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续名医类案》书籍目录
  1. 溺血《续名医类案》
  2. 溺血《医宗金鉴》
  3. 溺血《医学入门》
  4. 溺血《女科秘旨》
  5. 溺血《医述》
  6. 溺血《推求师意》
  7. 溺血《寿世保元》
  8. 溺血《杂病治例》
  9. 溺血《普济方·针灸》
  10. 溺血《新修本草》
  11. 溺血《古今医案按》
  12. 溺血《备急千金要方》
  13. 溺血《证治汇补》
  14. 溺血《中医词典》
  15. 溺血《明医指掌》
  16. 溺血《中医词典》
  17. 溺血《卫生易简方》
  18. 溺血《四圣心源》
  19. 溺血《丹溪心法》
  20. 溺血《医学集成》
  21. 溺血《仁术便览》
  22. 溺死秘方《华佗神方》
  23. 溺血《丹溪手镜》
  24. 溺死候《诸病源候论》
  25. 溺血《丹溪治法心要》
  26. 溺死方九首《外台秘要》
  27. 溺血《儿科萃精》
  28. 溺死《洗冤集录》
  29. 溺血《扁鹊心书》
  30. 溺死《中医词典》
  31. 溺血《金匮钩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