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炙甘草汤方

《伤寒杂病论》书籍目录

甘草四两(炙) 桂枝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地黄一斤 阿胶二两 人参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三十枚

右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问曰】饮病奈何?

【师曰】饮病有四:日痰饮,日悬饮,日溢饮,日支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为痰饮,水流胁下,咳唾引痛,为悬饮;水归四肢,当汗不汗,身体疼重,为溢饮;水停膈下,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为支饮。

水在心,则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必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则少气身重;水在肝,则胁下支满,嚏则胁痛;水在肾,则心下悸。

心下有留饮,其人必背寒冷如掌大,咳则肋下痛引缺盆。

胸中有留饮,其人必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夫平人食少饮多,水停心下,久久成病,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脉偏弦者饮也。

夫短气有微饮者,当从小便去之。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甘遂半夏汤主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杂病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杂病论》书籍目录
  1. 炙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2. 炙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3. 炙甘草汤方《医宗金鉴》
  4. 炙甘草汤《伤寒括要》
  5. 炙甘草汤方《伤寒论》
  6. 炙甘草汤《汤头歌诀》
  7. 炙甘草汤类《退思集类方歌注》
  8. 炙甘草汤《医方论》
  9. 炙甘草汤诗《医学实在易》
  10. 炙甘草汤《时方妙用》
  11. 炙甘草汤证《临证实验录》
  12. 炙甘草汤《伤寒寻源》
  13. 炙甘草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14. 炙甘草汤《医方考》
  15. 炙甘草汤证其三《经方实验录》
  16. 炙甘草汤《删补名医方论》
  17. 炙甘草汤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18. 炙甘草汤《医宗金鉴》
  19. 炙甘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 炙甘草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1. 炙甘草汤证治推论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2. 炙甘草(补)《本草分经》
  23. 炙甘草证《医学摘粹》
  24. 炙甘草《本草害利》
  25. 炙甘草证三 少阳二十六《伤寒悬解》
  26. 炙齿证穴道《医学集成》
  27. 炙肝散《明目至宝》
  28. 炙煿(bó搏)《中医词典》
  29. 炙肝散《博济方》
  30. 炙煿《中医名词词典》
  31. 炙骨蒸法图四首《外台秘要》

《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