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方

《伤寒明理论》书籍目录

经曰.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盖桂枝汤.本专主太阳中风.其于腠理致密.荣卫邪实.津液荣固.寒邪所胜者.则桂枝汤不能发散.必也皮肤疏凑.又自汗.风邪干于卫气者.乃可投之也.仲景以解肌为轻.以发汗为重.是以发汗吐下后.身疼不休者.必与桂枝汤.而不与麻黄汤者.以麻黄汤专于发汗.其发汗吐下后.津液内耗.虽有表邪.而止可解肌.故须桂枝汤小和之也.桂味辛热.用以为君.必谓桂犹圭也.宣道诸药.为之先聘.是犹辛甘发散为阳之意.盖发散风邪.必以辛为主.故桂枝所以为君也.芍药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二物用以为臣佐者.内经所谓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药为臣.而甘草为佐也.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二物为使者.内经所谓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姜枣为使者也.姜枣味辛甘.固能发散.而此又不特专于发散之用.以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荣卫者也.麻黄汤所以不用姜枣者.谓专于发汗.则不待行化.而津液得通矣.用诸方者.请熟究之.

桂枝(君三两去皮) 芍药(臣佐三两) 甘草(臣佐二两炙) 大枣(使十二枚擘) 生姜(使三两切)

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

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使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麦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明理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明理论》书籍目录
  1. 桂枝汤方《伤寒明理论》
  2. 桂枝汤方《医学心悟》
  3. 桂枝汤方《伤寒论》
  4. 桂枝汤方《医宗金鉴》
  5. 桂枝汤桂枝《伤寒括要》
  6. 桂枝汤方《医宗金鉴》
  7. 桂枝汤禁三条《伤寒贯珠集》
  8. 桂枝汤方《医宗金鉴》
  9. 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治推论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0. 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11. 桂枝汤脉证七条《伤寒贯珠集》
  12. 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13. 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医宗金鉴》
  14. 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15. 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删补名医方论》
  16. 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17. 桂枝汤圆通应用法《医法圆通》
  18. 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19. 桂枝汤证《临证实验录》
  20. 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21. 桂枝汤证《临证实验录》
  22. 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23. 桂枝汤证《临证实验录》
  24. 桂枝汤八十四 方见《伤寒·太阳》《金匮悬解》
  25. 桂枝汤证《临证实验录》
  26. 桂枝汤(玉函)《张氏医通》
  27. 桂枝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28. 桂枝汤《汤头歌诀》
  29. 桂枝汤证其六(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30. 桂枝汤《医方论》
  31. 桂枝汤证其三《经方实验录》

《伤寒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