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本经上品)
从来相传,上有菟丝,下有茯苓,不知何所本。尝见菟丝随木萦绕茯苓,当不独只在松下矣。又传松脂化茯苓,茯苓化琥珀,又不知何所本。世又重抱木者曰茯神,赤色者主利水,又不知何所本。羽毛鳞介之长为四灵,故取形如鸟兽龟鳖者良,则苓宜作四灵长矣。以降地之魄,待游天之魂,真真对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核】曰∶出太山山谷,及华山嵩山,郁州雍州诸处。生古松根下,下有茯苓,则松顶盘结如盖。时有彤丝上荟,非新雨初霁,澄彻无风,不易现也。此即古松灵气,沦结成形,如得气之全者,离其本体,故不抱根。如得气之微者,止能附结本根,故中心抱木。小者如拳,大者如斗,外皮皱黑,内质坚白,形如鸟兽龟鳖者良。虚赤者不堪入药。又一种,即百年大松,为人斩伐,枯折槎 ,虽枝叶不复上生,而精英之气,亦沦结成形,谓之茯苓拨。
即于四面丈余地内,以铁锥刺地,有则锥固不可拔,无则作声如瓮者,谓之茯苓窠,中有白色蒙翳,蒸润其间,如蛛网然,尚属松气,将结成形者也。亦可人力为之,就斫伐松林,根则听其自腐,取新苓之有白根者,名曰茯苓缆,截作寸许长,排种根旁,久之发香如马勃,则茯苓生矣。修治去皮,捣作细末,入水盆中频搅,浮者滤去之,此即赤膜也,误服令人目盲,或瞳子细小。马蔺为之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米醋酸物。得甘草、防风、芍药、紫石英、麦门冬,共疗五藏。
【 】曰∶岁寒不凋,原具仙骨。虽经残斫。神灵勿伤,其精英不发于枝叶,而返旋生气,吸伏于踵,所谓真人之息也。故茯取伏义,苓取龄义。又松木 天条达之气,反潜隐不露,亦茯取伏义,苓取令义。二拟未确,聊备博采云尔。芳香清气,潜藏根底。对待忿戾浊邪,冲逆胸胁。皓苓下居,彤丝上荟,对待忧愁怫逆,形诸颜面,摧残槎 ,俯就零落。对待刀圭在心,有怀怨恨,珍重深邃。对待惊骇气上,镇定不动。对待恐惧悸忡,形质块磊,气味清疏。对待晦滞立坚,心下结痛,神灵在躬。对待寒热外侮,幽静安闲。对待劳乱烦满,渗泄就下。对待水寒逆肺,清闲平淡。对待口焦舌干,转旋气化。对待小便闭癃,吸元归踵。
对待游魂于天,恬澹虚无。对待神不内守,服气长生。对待饥渴夭龄,悉属象形,巽以入之。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此其验也。
(嵩山记曰∶嵩山有大松树,或百岁,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为伏龟,采其实,可长生。万松记曰∶夫松,木德之中正也,五德具焉。故其好生似仁。其后凋似义,其调理似礼,其

- 茯苓《本草乘雅半偈》
- 茯苓《药征》
- 茯苓《本草图经》
- 茯苓《药鉴》
- 茯苓(白赤)《本草择要纲目》
- 茯苓《本草撮要》
- 茯苓(茯神)《本草新编》
- 茯苓《本草害利》
- 茯苓、茯神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茯苓《本草分经》
- 茯苓白术茶《茶饮保健》
- 茯苓《本草分经》
- 茯苓白术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 茯苓《本草分经》
- 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 茯苓《本草分经》
- 茯苓白术戎盐汤方《伤寒杂病论》
- 茯苓《名医别录》
- 茯苓白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茯苓《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茯苓半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茯苓《本草经解》
- 茯苓包子《保健药膳》
- 茯苓《本草便读》
- 茯苓包子《食物疗法》
- 茯苓《本草崇原》
- 茯苓补心汤《备急千金要方》
- 茯苓《本草思辨录》
- 茯苓补心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茯苓《中药学》
- 茯苓补心汤《仁术便览》
《本草乘雅半偈》
- 作者:卢之颐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本草乘雅半偈自序
- 本草乘雅义例
- 别录〔衍〕
- 本草乘雅凡例
- 乘雅半偈采录诸书大意
- 第一帙
- 第二帙
- 第三帙
- 第四帙
- 第五帙
- 第六帙
- 第七帙
- 第八帙
- 第九帙
- 鲮鲤甲
- 五灵脂
- 人尿
- 木瓜
- 棕榈
- 钩藤
- 马勃
- 牵牛子(别录)
- 昆布
- 鼠耳
- 白前
- 扁豆
- 稻
- 大蓟
- 红兰花
- 洎夫蓝
- 郁金
- 姜黄
- 香
- 薄荷
- 三白草
- 刘寄奴草
- 蓖麻
- 莱菔
- 熏草
- 苏方木
- 椿樗
- 山楂
- 诃黎勒
- 无食子
- 骐竭
- 紫矿
- 阿魏
- 醍醐
- 溺白
- 砂
- 牛酥
- 土茯苓
- 神曲
- 藿香
- 萱草
- 木贼
- 山慈姑
- 胡卢巴
- 海金砂
- 礞石
- 花乳石
- 水银粉
- 粉霜
- 妇人月水
- 第十帙
- 金樱子
- 人胞
- 硼砂
- 芦荟
- 没药
- 竹黄
- 荔枝
- 何首乌
- 缩砂仁
- 骨碎补
- 补骨脂
- 益智子
- 仙茅
- 白花蛇
- 柽柳
- 使君子
- 乌药
- 五倍子
- 荜茇
- 南烛
- 马兜铃
- 荆三棱
- 谷精草
- 延胡索
- 灯心草
- 白豆蔻
- 肉豆蔻
- 山豆根
- 密蒙花
- 威灵仙
- 甘松香
- 续随子
- 蓬莪术
- 木鳖子
- 通脱木
- 红曲
- 虫白蜡
- 秋石
- 大风子
- 蜀粟
- 玉蜀粟
- 山奈
- 淡竹叶
- 紫花地丁
- 第十一帙
- 屠苏草
- 文蛤
- 五加皮
- 荛花
- 紫参
- 败酱
- 露蜂房
- 蛴螬
- 丹雄鸡
- 蜚虻
- 梓白皮
- 白头翁
- 泽漆
- 野狼牙
- 胡粉
- 蜣螂
- 鼠妇
- 水蛭
- 李根白皮
- 羊肉
- 薤
- 瓜子仁
- 恶实
- 酒
- 蒴细叶
- 芦根
- 苎麻
- 白附子
- 灶心黄土
- 醋
- 猪胆
- 蜘蛛
- 鳢肠
- ??
- 土瓜(救荒本草)
- 浆水
- 白鱼
- 浮石
- 铅丹
- 降真香
- 潦水
- 柏叶
- 裆
- 第十二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