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
(本经中品)
【气味】苦酸咸寒,无毒。
【主治】主百毒,蛊疰,邪毒,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魇寐。久服轻
【核】曰∶出永昌山谷,及益州。永昌,滇南也。今出武陵、交州、宁州诸远山。黔、蜀者次之;海南者为上。状似水牛,猪首、大腹、卑脚似象,有三蹄,前脚直而无膝,依木为息,木倒则皮孔三毛如豕,有一角、二角、三角者。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鼻上者,食角也,一名奴角,小而不堕。顶额者,每岁一退,自埋山中,土人潜易之。二角者,鼻角长而额角短。一角者,有鼻无额,有额无鼻。鼻角者,胡帽犀;额角者,兕犀也。兕即犀之 , ,牝也。牝毛色青,皮坚可以为铠。又有毛犀二角,即旄牛,所谓牯犀。又有水犀,出入水中,最为难得,皮中有珠甲,山犀无之。异物志云∶东海水中有犀焉,乐闻丝竹,彼人动乐,则出而听之。然犀之优劣,观角纹之粗细通塞以为差等。纹如鱼子形者,谓之粟纹;纹中有眼者,谓之粟眼;黑中有黄花者,谓之正透;黄中有黑花者,谓之倒透;花中复有花者,谓之重透。又纹有倒插者,一半以下通;有正插者,一半以上通;有腰股插者,中断不通;并名通犀。有通天者,自下彻上咸通也。又有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缕,直上至端,夜露不濡,入药至神验。汉书骇鸡犀,置米饲鸡,皆惊骇不敢啄;置屋上,乌鸟不敢集。犀中最大者,堕罗犀,一株重七八斤,云是牯犀额角,其花多作撒豆斑色。夜视有光者,日夜明犀,通神开水,禽兽见之皆惊,乃绝品也。又有理文盘结,作百物形者,亦上品。又有花如椒豆斑者次之。乌犀纯黑无花者,为下品。兕角理文细腻,斑白分明,不可入药。牯角纹大, 角纹细也。修治,勿用奴犀、 犀、病水犀、挛子犀、无润犀。唯取乌黑肌皱、拆裂光润者,锉屑,入臼杵细,研万匝乃用。李 云∶凡犀角锯成,当以薄纸,裹置怀中蒸燥,乘热捣之,应手如粉。故归田录云∶翡翠销金,人气粉犀,此亦异也。松脂为之使。恶雷丸、 菌。忌盐。
娠妇勿
【 】曰∶角生顶额鼻端,为脑之余,髓之余也。亦似筋余之甲,血余之发。甲固宛然,纹亦俨若束发如也。山海经云∶南方兽之美者,有梁山之犀焉,似得火化之正令者也。饮则污浊,清之也;食则毒棘,消之也。故曰犀利。开宝纪事云∶辟暑犀,色如玉,溽暑时,清气逼人。白孔六帖云∶辟寒犀,色如金,严寒时,暖气袭人。岭表录异云∶辟尘犀,佩之尘不近身。杜阳编云∶蠲忿犀,蠲去忿怒。夜明犀,通天分水,鸟见之高飞,鱼见之深入,百兽见之决骤,种种神异,凡此皆根尘之妄见为有者,悉能辟除之,是能一切空诸所有,故能治一切实诸所无也。邪鬼迷惑魇寐,此吾意眚之实诸所无也。瘴气、钩吻、鸩羽、蛇虺百毒,此物杂毒之实诸所无也。治之如何,曰空。
(火实欲空者,宜空之;火空则发也,是谓虚其实;火空欲实者,宜忌之。火实乃能作炎上用,以显暖热体,所以存其性也。自药有赋,人安苟简,曰解乎心热,并不审病情之欲实欲空而概投之,虽无实实之虞,宁免虚虚之患。)
(犀角居上而尖峻,确具火象。然附于坤牛纯土之体,是子反生母,子气归藏而不露,故苦寒,而翻成北方之水,故能解心热也。本属火而化水并已之所有者能空之,故凡实所无者,遇之自消耳。)

- 犀角《本草乘雅半偈》
- 犀角《药鉴》
- 犀角《本草图经》
- 犀角《药性切用》
- 犀角大青汤《医学心悟》
- 犀角《本草撮要》
- 犀角地黄《汤头歌诀》
- 犀角《本草害利》
- 犀角地黄汤《时病论歌括新编》
- 犀角《本草害利》
- 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 犀角《本草择要纲目》
- 犀角地黄汤《正体类要》
- 犀角《本草分经》
- 犀角地黄汤《重订囊秘喉书》
- 犀角《本草分经》
- 犀角地黄汤《医宗金鉴》
- 犀角《本草分经》
- 犀角地黄汤《删补名医方论》
- 犀角《名医别录》
- 犀角地黄汤《冯氏锦囊秘录》
- 犀角《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犀角地黄汤《冯氏锦囊秘录》
- 犀角《本草经解》
- 犀角地黄汤《医述》
- 犀角《本草便读》
- 犀角地黄汤《妇人大全良方》
- 犀角《本草崇原》
- 犀角地黄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犀角《本草思辨录》
- 犀角地黄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本草乘雅半偈》
- 作者:卢之颐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本草乘雅半偈自序
- 本草乘雅义例
- 别录〔衍〕
- 本草乘雅凡例
- 乘雅半偈采录诸书大意
- 第一帙
- 第二帙
- 第三帙
- 第四帙
- 第五帙
- 第六帙
- 第七帙
- 第八帙
- 第九帙
- 鲮鲤甲
- 五灵脂
- 人尿
- 木瓜
- 棕榈
- 钩藤
- 马勃
- 牵牛子(别录)
- 昆布
- 鼠耳
- 白前
- 扁豆
- 稻
- 大蓟
- 红兰花
- 洎夫蓝
- 郁金
- 姜黄
- 香
- 薄荷
- 三白草
- 刘寄奴草
- 蓖麻
- 莱菔
- 熏草
- 苏方木
- 椿樗
- 山楂
- 诃黎勒
- 无食子
- 骐竭
- 紫矿
- 阿魏
- 醍醐
- 溺白
- 砂
- 牛酥
- 土茯苓
- 神曲
- 藿香
- 萱草
- 木贼
- 山慈姑
- 胡卢巴
- 海金砂
- 礞石
- 花乳石
- 水银粉
- 粉霜
- 妇人月水
- 第十帙
- 金樱子
- 人胞
- 硼砂
- 芦荟
- 没药
- 竹黄
- 荔枝
- 何首乌
- 缩砂仁
- 骨碎补
- 补骨脂
- 益智子
- 仙茅
- 白花蛇
- 柽柳
- 使君子
- 乌药
- 五倍子
- 荜茇
- 南烛
- 马兜铃
- 荆三棱
- 谷精草
- 延胡索
- 灯心草
- 白豆蔻
- 肉豆蔻
- 山豆根
- 密蒙花
- 威灵仙
- 甘松香
- 续随子
- 蓬莪术
- 木鳖子
- 通脱木
- 红曲
- 虫白蜡
- 秋石
- 大风子
- 蜀粟
- 玉蜀粟
- 山奈
- 淡竹叶
- 紫花地丁
- 第十一帙
- 屠苏草
- 文蛤
- 五加皮
- 荛花
- 紫参
- 败酱
- 露蜂房
- 蛴螬
- 丹雄鸡
- 蜚虻
- 梓白皮
- 白头翁
- 泽漆
- 野狼牙
- 胡粉
- 蜣螂
- 鼠妇
- 水蛭
- 李根白皮
- 羊肉
- 薤
- 瓜子仁
- 恶实
- 酒
- 蒴细叶
- 芦根
- 苎麻
- 白附子
- 灶心黄土
- 醋
- 猪胆
- 蜘蛛
- 鳢肠
- ??
- 土瓜(救荒本草)
- 浆水
- 白鱼
- 浮石
- 铅丹
- 降真香
- 潦水
- 柏叶
- 裆
- 第十二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