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雅半偈采录诸书大意

《本草乘雅半偈》书籍目录

神农本经三百六十五种,恰应周天之数。天度无亏,此药何容去取。惟是古有今无,存空名者,居三之一。故于本经实得二百二十二种。

今之人,知有神农本经,而不知其有食经。然亦三卷中,存茗草一条,而后之人,始知有食经也。夫本经已乱于张华,而食经又归于剥蚀。故以茗草寓存羊之意,殊不必于此一条,再如本经争所自出矣。盖淮南、世纪,皆以本经出自黄帝;既出黄帝,而神农之称,又何以传之千万 ,而无改。惟陶隐居则信以为烈山氏之书。在汉书亦云,本草不知断自何代而作,犹疑之耳。未尝确言其出于轩辕氏也。总之,神圣开天之笔,非二帝不能作,即随属一人,亦可。或者书契未作之先,口耳相授,至后而始有笔传也。此非余之言,而先哲之言也;今食经以剥蚀,故人无置喙则幸矣。

陶弘景,字通明,于本经已各有别录,数如本经,而又于本经之外,复收采汉、魏以下诸名家所用之药,三百六十五种,亦名别录,上之梁武。按弘景在宋末,为诸王侍读,寻归隐勾曲山房,号华阳、隐居。梁武每有大事,辄往咨访,故时人又号为山中宰相。卒年八十五,谥贞白。其书,首叙药性之源,论病名之诊,次分玉石等部,又有名未用者,三品。今于三百六十五药之中,采五十种。

唐本草者,出自唐高宗时,故系之以唐。初高宗以陶隐居所注本经精粗溷收,特命英国公李 等,主纂修之事, 等亦稍有增损,故又谓之英国公唐本草。显庆中,有监门长史苏恭等,以重加订释,请帝复命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与恭等,互相采访。则又增入新药一百二十四种,分类诸品,及有名未用者,列十一部,合目录及图经,通共五十三卷。世又谓之唐新定本草。今于其中,录其功用者,凡二十种。

药性本草,即药性论,非陶隐居之笔,而唐甄权之笔也。权,扶沟人,仕隋为秘省正字,唐太宗时,春秋百二十岁矣。帝幸其第访以药性,因上此书。其他着述,尚有脉经、明堂人形图。今从药性中,取神曲土茯苓二种。

唐·孙思邈,撰千金备急方三十卷。亦采灵、素、扁鹊诸书。所论补养诸说,及本草之关于食用者,分类而系之名曰千金食治。夫思邈隐居太白,隋唐征辟,皆不就,年百余而卒。

则其所得,必不止服食也。而服食亦足以概所得矣。尚有千金翼方、枕中素书、摄生真录、福录论、三教论、老庄注,为世所重。而余录其食治中, 酥一种。正为切于观颐耳。

唐·开元中三原尉陈藏器,撰本草拾遗。亦以本经虽有补集,而遗沉尚多,故别为此书。

今一人而已。而世犹有僻怪之诮,此与指橐驼为肿背马者,何异。人胞一种,功用最大,特亟采之。

蜀·后主昶命翰林学士韩保升等,取唐本草,重加订释,间有增补,别为图经。凡二十卷,昶自为文,以弁其首,谓之蜀本草。其生成形状,更核于陶、苏诸家,即增补金樱子,为世要药,特录之。

宋太祖开宝六载,命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等,取唐、蜀本草,及拾遗诸书,而 校之。马志注解,学士卢多逊等刊正。七年复诏志等,重定。学士李助等,看详此书,凡两经订。今取凡三十一种。

宋仁宗嘉 二年,诏光禄卿直秘阁掌禹锡、尚书祠部郎中秘阁校理林亿等,重修本草所增定共九十九种,计一千八百条,谓之嘉 本草。秉笔者意在兼收,务从该博,以副诏旨而于秘奥,实无大发明。今为采十种。

日华诸书本草,开宝中人撰,不着姓氏。但云日华大明序,集诸家本草。按千家姓,大姓出东莱,则其人乃姓大,名明也。或又言田姓。云其于药之主治功能颇称详悉,凡三十卷。

今用药法象为李东垣先生笔。先生讳杲,字明之,真定人。其祖尝见神女从地涌出,谓汝有贤孙,当以鸿术名世。后得先生,果有倍年之觉。受业于洁古老人,即尽得其学。祖洁古珍珠囊,而增以义例、向导、活法,着为此书。中亦间有补遗,如所采通脱木一种,是已。

尝嗟世人不辨脉证,溷同治病,着辨惑论。其遗稿实多,皆门人集成,不无出入。惟脾胃一论,谓其以一脏具五脏体,一气备五气用,发人未发,真千古之卓见也。

本草衍义补遗,乃朱震亨所着。震亨元末人,字彦修,世称为丹溪先生。云震亨,尝从罗太无学医,而此书则因寇氏之衍义而推衍之者也。几二百种,亦多所发明。但时泥旧说,而又以诸药分发五行,恐不无牵强之失。今采红曲一种。

本草会编出祁门汪机手。机,字省之,嘉靖时人。惩王氏本草不收草木形状,乃削去上中下三品,以类相从。菜、谷通为草部,果品通为木部,合诸家序例,共二十卷。故有会编之名。其撮约似乎简便,而混同反难捡阅。荠在菜部中最为微品,而取以为冠,何其陋也。

掩去诸家,更觉零碎,臆度疑似,殊无实见。仅有数条可录,取虫白蜡一种。

嘉靖末年,祁门陈嘉谟撰本草蒙筌,其部次一宗王氏集要,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方法,创成对偶,以便诵记,间附己意,颇有发明,便于儿读,故名蒙筌。秋石一种,亦属新增,取之。

本草纲目者,乃明楚府奉祠敕封文林郎李时珍之所撰也。珍,字东璧,蕲州人。其书搜罗百代,访采四方,分五十二卷,列一十六部,部各分类,类凡六十,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增本经药品,惟本经及别录得依三品,且不敢紊次,自别录而下∶为草、为木、为果、为谷、为虫豸,不无后先者,以各自成帙故耳。

从来本草命名虽殊,而各有增人,故损益之权,非一手一足之所能操也。损操损益者,岂有历代本草,几四十家,除食经及本经不论外,今所录者,只一百四十三种,合之农经,仍是三百六十五种。上契周天,下备人用,亦既优然有余矣。

丁亥中秋卢之颐子繇甫识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乘雅半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乘雅半偈》书籍目录
  1. 乘雅半偈采录诸书大意《本草乘雅半偈》
  2. 乘袭《中医词典》
  3. 乘枕风《重楼玉钥》
  4. 乘颚症《喉舌备要秘旨》
  5. 乘枕症《喉舌备要秘旨》
  6. 乘腭症《中医词典》
  7. 程邦贤《中医词典》
  8. 乘除《温疫论》
  9. 程本遐《中医词典》
  10. 《中医词典》
  11. 程巢父乃郎痢后风(有发明)《孙文垣医案》
  12. 城市医疗卫生事业《中国医学通史》
  13. 程充《中医词典》
  14. 城市及农村幽门螺杆菌血清流行病学对比研究《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5. 程从美《中医词典》
  16. 城里赤柱《名医别录》
  17. 程从周《中医词典》
  18. 城里赤柱《证类本草》
  19. 程达庵四媳戴氏产半月而腿疼《孙文垣医案》
  20. 城里赤柱《新修本草》
  21. 程道吾先生令眷夜魇而惊时常晕厥《孙文垣医案》
  22. 城里赤柱《千金翼方》
  23. 程德斋《中医词典》
  24. 城东腐木《名医别录》
  25. 程方塘年六十四风瘫不能步者三载腿肉尽消《孙文垣医案》
  26. 城东腐木《证类本草》
  27. 程高《中医词典》
  28. 城东腐木《新修本草》
  29. 程公礼《中医词典》
  30. 城东腐木《千金翼方》
  31. 程国彭《中医词典》

《本草乘雅半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