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益智子

《本草乘雅半偈》书籍目录

(宋开宝)

智者心有所知,知必有言,岂不知岁耶。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利三焦,调诸气。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入盐同煎服,有奇验。

【核】曰∶出昆仑国,及交址,今岭南州郡,往往有之。顾微广州记云∶叶似 荷,长丈余;根上有小枝,高七八寸;无花萼;另作叶如竹箭,子从心出。一枝有十子丛生,大如小枣。核黑皮白,核小者佳,含之能摄涎秽;或四破去核,取外皮蜜煮为粽,味极辛美。晋卢循遗刘裕益智粽,即此是矣。嵇康草木状云∶益智子,二月连花着实,五六月方熟,子如笔头,两头尖,长七八分,杂五味中,饮酒芬芳,亦可盐曝,及作粽食。顾微言无华者误矣。

【 】曰∶苏长公益智子记,言海南产益智,花实皆长穗,而分为三节。观其上中下节,以候早中晚禾之丰凶。大丰则皆实,大凶皆不实,罕有三节并熟者。其为药只治水,而无益于智,其得此名,岂其知岁耶?频湖备录其记,嫌其终近穿凿耳。盖不知五脏有七神,脾土舍其两,曰意与智。意者,脾土之体;智者,脾土之用。益智子,益脾智之土用,因名益智耳。顾茎发中央,缀子十粒,具土体之位育,土用之成数,昭然可征矣。尚书曰∶土爰稼穑。

缘土以生物为用,而爰生稼穑。最得土气之真,即拈以征土体之肥瘠淳暴,寒暖优劣之为性也。是知益智,既益土用之智,应与上中晚禾,互为丰凶者以此。其为药以治水,亦有故焉。盖水体润湿,水用动流,所赖挟持,不致泛滥者,维土体用,用作堤防。堤防疏泄,则为漏为沥,为遗为滑,甚则为崩为溃,为泛为滥矣。味辛气温,功齐火热者,脾以阳为用也。

于是上中下焦,亦得藉之以验丰凶。此非益于智,奚得此名。岂唯知岁,毋嫌穿凿。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乘雅半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乘雅半偈》书籍目录
  1. 益智子《本草乘雅半偈》
  2. 益智子《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3. 益智子《本草图经》
  4. 益智子《本草经解》
  5. 益智子散《妇人大全良方》
  6. 益智子《本草从新》
  7. 悒悒《中医词典》
  8. 益智子《本经逢原》
  9. 逸搏与逸搏心律《心脏病学》
  10. 益智子《证类本草》
  11. 逸风疮《中医词典》
  12. 益智子《本草备要》
  13. 逸风疮候《诸病源候论》
  14. 益智子《本草纲目》
  15. 逸老《中医词典》
  16. 益智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7. 逸者行之《中医名词词典》
  18. 益智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9. 逸者行之《中医词典》
  20. 益智仁《药性切用》
  21. 逸治法《石室秘录》
  22. 益智仁《本草撮要》
  23. 骮(yì,音亦)《中医词典》
  24. 益智仁《本草害利》
  25. 《中医词典》
  26. 益智仁《本草害利》
  27. 意不存人《中医词典》
  28. 益智仁《本草择要纲目》
  29. 意气功《中医词典》
  30. 益智仁《本草分经》
  31. 意舍《针灸大成》

《本草乘雅半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