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本草乘雅半偈》书籍目录

(本经上品)

合腑脏为中,内筋骨,外肌肉为四。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核】曰∶甘草,一名 草、灵通、国老、美草。

出陕西河东州郡,及汶山诸夷处。春生苗,高五六尺,叶如槐,七月开花,紫赤如奈冬,结实作角如毕豆,根长三四尺,粗细不定,皮亦赤,上有横梁,梁下皆细根也。以坚实断理者佳,轻虚纵理,细韧者不堪用。凡使去头尾,及赤皮,切作三寸长,劈为六七片,入瓷器中,好酒浸蒸,从巳至午,取出曝干,锉细入药。苦参干漆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忌猪肉

先人云∶甘具生成,路通能所,草从柔化,和协众情。又云∶和具四义,一合,二纯,三分明,四接续,甘草四德备焉。又云∶青苗紫花,白毛槐叶,咸出于黄中通理之 ,土具四行,不言而喻矣。又云∶土贯四旁,通身该治,是以土生万物,而为万物所归。

【 】曰∶尚书云∶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言土以能生为性,而所生草木,唯稼穑最得土气之和,即拈以征土性,及土味耳。有云∶土位乎中。又云∶土贯四旁。难者曰∶设标竿于中,东观则西,南观成北,中亦难定,予谓中当竖论,四当横论。内经云∶地何凭乎,大气举之也。固知上下唯气,而土独居其中,四即在中之土,横贯四旁,离四无中。统言之也,甘草色味性情,含章土德,为五味之长,故治居中之腑脏。为邪所薄,而寒热外见,与在内之筋骨,在外之肌肉,悉以横贯之力,坚固长养,气聚于形,形全则力倍,形败则气亡,金疮成 ,如掘土剥地,以致腠理断绝,此属九土之精,行土之用,接续地脉,仍相连合,毒性杀厉即以幽静平和之土缓解之,毒自降心而退舍焉。形全则身轻,形固则延年。中央内外,左右四旁,皆土贯之。若因土致病,因病及土者宜用,设四行借用,另须体会。

(土爰稼穑,金曰从革等语,直指五行真性,若能生之能所生之所,又指五行体用。)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乘雅半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乘雅半偈》书籍目录
  1. 甘草《本草乘雅半偈》
  2. 甘草《药征》
  3. 甘草《本草图经》
  4. 甘草《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5. 甘草(国老)《证类本草》
  6. 甘草《药鉴》
  7. 甘草(和)《本草分经》
  8. 甘草《药性切用》
  9. 甘草(和)《本草分经》
  10. 甘草《外科全生集》
  11. 甘草(和)《本草分经》
  12. 甘草《本草撮要》
  13. 甘草(和)《本草分经》
  14. 甘草《本草害利》
  15. 甘草(和)《本草分经》
  16. 甘草《本草择要纲目》
  17. 甘草茶《茶饮保健》
  18. 甘草《名医别录》
  19. 甘草常山散《退思集类方歌注》
  20. 甘草《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21. 甘草法《中医词典》
  22. 甘草《退思集类方歌注》
  23. 甘草法《医宗金鉴》
  24. 甘草《本草经解》
  25. 甘草法《幼幼新书》
  26. 甘草《本草便读》
  27. 甘草法《济阴纲目》
  28. 甘草《本草崇原》
  29. 甘草反鲢鱼之质疑《医学衷中参西录》
  30. 甘草《本草思辨录》
  31. 甘草粉蜜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本草乘雅半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