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骨
(别录中品)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生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气味】辛微热,无毒。
【主治】主邪恶气,杀鬼疰毒,止惊悸,治恶疮鼠 ,头骨尤良。
【核】曰∶虎,百兽之长,山兽之君也。陈魏谓之李父;江淮、南楚谓之李耳,或谓之(音虺),或谓之 (音乌) (音徒);自关东西谓之伯都。汉书云于 也。浅毛曰(音潺),白曰 (音寒),黑曰 (音叔),黄黑曰 (音磊),苍白曰貊,似虎而五指曰(音区),似虎而非真曰彪,似虎而有角曰 (音斯)也。形如猫,巨如牛,黄质黑章,锯牙钩爪,项短鼻 ,须健而锐,舌大而刺,声吼若雷,风从以生,百兽震恐。七月始啸,啸而风生,风生而万籁皆作;伏而风止,风止而万籁皆息,故止乐用虎尔。风木也,虎金也。
木受金制,故风从虎,虎啸风生,自然之理也。今虎所在,麂必鸣以告。人死于虎则为伥,导虎而行也。其出有时,犹龙见有期也。阴物以冬见,阳虫以夏出。出应其气,气动其类,参伐以冬出,心尾以夏见,参伐则虎星,心尾则龙象也。奋则冲破,行则坼地。今人画地观奇偶者,谓之虎卜云。性至猛裂,虽遭逐,犹复徘徊顾步。其伤重者,辄咆哮作声而去,听其声之多少,以知去之远近。率鸣一声者为一里,靠岩而坐,倚木而死,终不僵仆也。其搏物不过三跃,不中则舍之,食物值耳则止,以为触其名,名耳故也。故尝伤人者,耳辄有缺若锯。夜视以一目放光,一目看物,宛然灯火,猎人候而射之,目光堕地,得之如白石,或曰即其魄也。仲冬始交,交而月晕。七月而乳,三九二十七数,其主星、星主虎,故 为虎形,二十七龃龉也。三九阳气成,阳主七,故首尾长七尺。般般文者,阴阳杂也。子生三日,即有食牛之气,其不能搏噬者辄杀之,为堕武也。一世一乳,一乳必双;三则一子豹。
豹小于虎,尾赤而黄,花文如钱,比比相次而中空。质赤文黑曰赤豹;质白文黑曰白豹。
悬其鼻于户,令人生子,故古者胎教,欲见虎豹勇击之物耳。食狗则醉,闻羊角烟则走,虎害人兽, 鼠能制之,智无小大也。狮、 、犹耳、黄腰、渠搜,能食虎,势无强弱也。古有虎变人, 人变虎,海有鲨亦能变虎,自有是理矣。修前掌腕中之骨,形圆扁似棋子者力最胜,虎力在掌故也。凡虎身数物,俱用雄虎者良。药箭毒死者不堪用,其毒侵渍骨血间,能伤人也。并槌碎涂酥,或酒或醋,各随方法。柳炭火炙黄脆,研如飞尘,否则粘着肠间为痞积也。
先人云∶气钟肃杀,天地间阴厉之物也。吼则撼物,动则风生,若随身宫殿然。毒死者不可用,固各随法制,还须用狗肉包裹一夜,法雷公炮制,投其所嗜以回其灵。又云∶虎之所在,风必从之,故主风木不及,风大太过,咸相宜耳。
【 】曰∶一阳刚长而始交,纯阴厥尽而始生,以言武也。武,止戈也。莫之敢撄而戈止矣。客曰∶主疗诸疾,若形若脏,若腑若经,若内所因,若外所因,转致变生不测,而乃咸从肝胆。夫西方金兽,而反司东方甲胆乙肝者,何也?曰∶此所谓制则化也。无制则亢,亢则害矣。顾其奋冲破,画地卜食,爪坼奇偶者,不独专决断,且专谋虑矣。是以肝生风,其啸风生;肝窍目,其目夜光;肝藏筋,其筋独异于众类,死犹屹立不仆也。肝志怒,故养之者,不敢以物之生,及全者与之,为其杀之决之之怒也。盖不处中和,势极则反,必然之数耳。斯其主肝胆失处中和,致势极则反者,仍使之决断出自中正,谋虑出自将军也。客曰∶无制则亢,敬闻命矣。乃厥肖惟寅而居艮,何也?曰∶天以南为阳,北为阴;地以北为阳,南为阴,对待之理也。故其垣寅而宫尾,若艮则所以象其止也。于以表其神武而不杀也。夫是之为谋虑,是之为决断。客更进曰∶胎于子而剖于巳,固矣。乃纪载稗官所传,多属化生者,何也?曰∶此义幽玄,备在释典,情想密移,总归业报。凡属有生,事殊理一,故曰惟心所现,诚不可不慎所发也。

- 虎骨《本草乘雅半偈》
- 虎骨《药性切用》
- 虎骨(虎睛、虎肉、虎脂)《本草新编》
- 虎骨《本草撮要》
- 虎骨膏丸《医学心悟》
- 虎骨《本草择要纲目》
- 虎骨酒《保健药膳》
- 虎骨《本草分经》
- 虎骨酒《饮膳正要》
- 虎骨《名医别录》
- 虎骨酒《备急千金要方》
- 虎骨《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虎骨酒《备急千金要方》
- 虎骨《本草经解》
- 虎骨酒《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虎骨《本草便读》
- 虎骨酒《医方考》
- 虎骨《中药学》
- 虎骨酒《普济本事方》
- 虎骨《本草从新》
- 虎骨酒《普济本事方》
- 虎骨《本经逢原》
- 虎骨酒补方《备急千金要方》
- 虎骨《本草求真》
- 虎骨散《冯氏锦囊秘录》
- 虎骨《顾松园医镜》
- 虎骨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虎骨《证类本草》
- 虎骨丸《冯氏锦囊秘录》
- 虎骨《医学入门》
- 虎骨丸《冯氏锦囊秘录》
《本草乘雅半偈》
- 作者:卢之颐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本草乘雅半偈自序
- 本草乘雅义例
- 别录〔衍〕
- 本草乘雅凡例
- 乘雅半偈采录诸书大意
- 第一帙
- 第二帙
- 第三帙
- 第四帙
- 第五帙
- 第六帙
- 第七帙
- 第八帙
- 第九帙
- 鲮鲤甲
- 五灵脂
- 人尿
- 木瓜
- 棕榈
- 钩藤
- 马勃
- 牵牛子(别录)
- 昆布
- 鼠耳
- 白前
- 扁豆
- 稻
- 大蓟
- 红兰花
- 洎夫蓝
- 郁金
- 姜黄
- 香
- 薄荷
- 三白草
- 刘寄奴草
- 蓖麻
- 莱菔
- 熏草
- 苏方木
- 椿樗
- 山楂
- 诃黎勒
- 无食子
- 骐竭
- 紫矿
- 阿魏
- 醍醐
- 溺白
- 砂
- 牛酥
- 土茯苓
- 神曲
- 藿香
- 萱草
- 木贼
- 山慈姑
- 胡卢巴
- 海金砂
- 礞石
- 花乳石
- 水银粉
- 粉霜
- 妇人月水
- 第十帙
- 金樱子
- 人胞
- 硼砂
- 芦荟
- 没药
- 竹黄
- 荔枝
- 何首乌
- 缩砂仁
- 骨碎补
- 补骨脂
- 益智子
- 仙茅
- 白花蛇
- 柽柳
- 使君子
- 乌药
- 五倍子
- 荜茇
- 南烛
- 马兜铃
- 荆三棱
- 谷精草
- 延胡索
- 灯心草
- 白豆蔻
- 肉豆蔻
- 山豆根
- 密蒙花
- 威灵仙
- 甘松香
- 续随子
- 蓬莪术
- 木鳖子
- 通脱木
- 红曲
- 虫白蜡
- 秋石
- 大风子
- 蜀粟
- 玉蜀粟
- 山奈
- 淡竹叶
- 紫花地丁
- 第十一帙
- 屠苏草
- 文蛤
- 五加皮
- 荛花
- 紫参
- 败酱
- 露蜂房
- 蛴螬
- 丹雄鸡
- 蜚虻
- 梓白皮
- 白头翁
- 泽漆
- 野狼牙
- 胡粉
- 蜣螂
- 鼠妇
- 水蛭
- 李根白皮
- 羊肉
- 薤
- 瓜子仁
- 恶实
- 酒
- 蒴细叶
- 芦根
- 苎麻
- 白附子
- 灶心黄土
- 醋
- 猪胆
- 蜘蛛
- 鳢肠
- ??
- 土瓜(救荒本草)
- 浆水
- 白鱼
- 浮石
- 铅丹
- 降真香
- 潦水
- 柏叶
- 裆
- 第十二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