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三阳传病证
庞曰∶伤寒一日,巨阳受病,前所说膀胱详矣。《病源》云小肠,虽则误其标本,其手足阴阳自有并病者。故《素问》云∶六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是表里次第传,不必两感,亦有至六日传遍五脏六腑而死者也。《素问》云∶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假令第一日脉不躁,是足太阳膀胱脉先病;脉加躁者,又兼手太阳小肠也。
又云∶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假令第四日脉静者,足太阴始传病也。脉加数,又兼手太阴病也。故六日亦能传遍脏腑也。躁谓脉数,静谓脉不数,用药则同,若用针,须取足与手之经也。

- 三阴三阳传病证《伤寒总病论》
- 三阴三阳藏象脉法《古今名医汇粹》
- 三阴三阳传入歌《伤寒百证歌》
- 三阴三阳标本分治一首(同前)《医经国小》
- 三阴三阳歌《针灸聚英》
- 三阴三阳《思考中医》
- 三阴三阳脉证《伤寒六书》
- 三阴入脏《四圣悬枢》
- 三阴三阳名义二《读医随笔》
- 三阴热病《医述》
- 三阴三阳名义三《读医随笔》
- 三阴疟秘方《华佗神方》
- 三阴三阳名义一《读医随笔》
- 三阴疟《冷庐医话》
- 三阴三阳幽明分至《类经》
- 三阴疟《灵素节注类编》
- 三阴受病传经欲愈脉证《医宗金鉴》
- 三阴疟《中医词典》
- 三阴受病传经欲愈脉证《伤寒心法要诀》
- 三阴疟《中医名词词典》
- 三阴无传经论《伤寒六书》
- 三阴论《古今医彻》
- 三阴下症《医学读书记》
- 三阴痉《中医词典》
- 三阴之开合枢《思考中医》
- 三阴痉《中医名词词典》
- 三阴治法《四圣悬枢》
- 三阴经热病论《伤寒大白》
- 三阴治法《四圣悬枢》
- 三阴经疟《医述》
- 三阴总辨《伤寒指掌》
《伤寒总病论》
- 作者:庞安石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00年
- 卷第一
- 卷第二
- 卷第三
- 卷第四
- 卷第五
- 卷第六
- 伤寒论音训
- 不可作煮散方
- 庞先生伤寒论序
- 重雕宋刻伤寒总病论札记
- 题宋刻庞安常伤寒总病论后
- 跋庞安常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