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病表证
桂枝 芍药 知母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黄芩(一两半) 葛根(二两) 枣(十六枚)
咀,水六升,煮取三升,通口服一盏,相次取汗。
暑病代麻黄证
桂枝 杏仁 知母(各一两) 麻黄(三两) 甘草 黄芩(各一两)
煎如前法。
暑病代青龙汤证。
麻黄(二两) 石膏(三两) 知母 桂枝 甘草(各一两) 杏仁(三十枚) 生姜(一两半)
枣(十六个)
如前煎服。
暑病代葛根麻黄证。
葛根(二两) 麻黄(一两半) 桂枝 甘草 知母 黄芩 芍药(各一两) 生姜(一两半)枣(十六枚)
如前煎服。
大青 芒硝(各二两) 山栀子(一两) 石膏(四两) 豉(半升) 湿地黄(半升)
咀,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化之,温服一盏,以热除为度。
暑病通用白虎,一如伤寒与 证用之。(方在厥阴证中。)
暑病若吐下后,别见形证,一如伤寒门治之。
暑病哕逆、发斑、疮豆坏候,一如温病门治之。(以上四条,先生所论。)

- 暑病表证《伤寒总病论》
- 暑病辨脉《温病正宗》
- 暑病的中医食疗《老年食养食疗》
- 暑病《温病正宗》
- 暑病方二道《温热暑疫全书》
- 暑病《明医杂着》
- 暑病方论《温热暑疫全书》
- 暑病《中医词典》
- 暑病论《伤寒总病论》
- 暑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暑病论《温热暑疫全书》
- 暑病《中医名词词典》
- 暑病续法《医学纲目》
- 暑:第十四五苓散合天水散《河间伤寒心要》
- 暑病有宜用参者论《市隐庐医学杂着》
- 暑(参绪论暑证)《张氏医通》
- 暑病章《医学妙谛》
- 暑《陈氏幼科秘诀》
- 暑病治例《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暑《金匮钩玄》
- 暑搏血崩《中医词典》
- 暑《也是山人医案》
- 暑产《中医词典》
- 暑《医学真传》
- 暑喘《中医词典》
- 暑《眉寿堂方案选存》
- 暑疮《温热暑疫全书》
- 暑《叶天士医案精华》
- 暑痘门主方《疡医大全》
- 暑《邵兰荪医案》
- 暑痘门主论《疡医大全》
《伤寒总病论》
- 作者:庞安石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00年
- 卷第一
- 卷第二
- 卷第三
- 卷第四
- 卷第五
- 卷第六
- 伤寒论音训
- 不可作煮散方
- 庞先生伤寒论序
- 重雕宋刻伤寒总病论札记
- 题宋刻庞安常伤寒总病论后
- 跋庞安常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