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时行寒疫论

《伤寒总病论》书籍目录

《病源》载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人有壮热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也。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病、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其治法初用摩膏火灸,唯二日法针,用崔文行解散,汗出愈。不解,三日复发汗,若大汗而愈,不解者,勿复发汗也。四日服藜芦丸,微吐愈;若病固,藜芦丸不吐者,服赤小豆瓜蒂散吐之,已解,视病尚未了了者,复一法针之当解。不解者,六日热已入胃,乃与鸡子汤下之愈。无不如意,但当谛视节度与病耳。食不消,病亦如时行,俱发热头痛,食病,当速下之;时病当待六七日。时病始得,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热在胃外而下之,热乘虚入胃,然要当复下之。不得下,多致胃烂发斑。微者赤斑出,五死一生;剧者黑斑出,十死一生。人有强弱相倍也。病者过日不以时下之,热不得泄,亦胃烂斑出矣。若得病无热,但狂言烦躁不安,精神言语不与人相主当者,治法在可水五苓散证中。(此巢氏载治时行寒疫之法焉。温病、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者。据温病无摩膏火灸,又有冬温、疮豆,更有四时脏腑阴阳毒,又夏至后有五种热病,时令盛暑,用药稍寒,故治有殊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总病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总病论》书籍目录
  1. 时行寒疫论《伤寒总病论》
  2. 时行寒疫《中医词典》
  3. 时行寒疫治法《伤寒总病论》
  4. 时行感冒《中医词典》
  5. 时行戾气《中医名词词典》
  6. 时行感冒《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7. 时行戾气《中医词典》
  8. 时行法《千金翼方》
  9. 时行两感《伤寒六书》
  10. 时行顿咳《中医词典》
  11. 时行伤寒《中医词典》
  12. 时行赤眼症《眼科阐微》
  13. 时行嗽《中医词典》
  14. 时行暴赤方《明目至宝》
  15. 时行瘟疫《儿科萃精》
  16. 时行《中医词典》
  17. 时行疫疠《丹溪手镜》
  18. 时行《中医名词词典》
  19. 时行疫痢《中医词典》
  20. 时干支推算法《手掌与疾病》
  21. 时行疫症《伤寒括要》
  22. 时感忌贴温窜膏药《医门补要》
  23. 时化《中医词典》
  24. 时复症《中医眼科学》
  25. 时间《气功外气疗法》
  26. 时复证《张氏医通》
  27.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8. 时复证《中医词典》
  29.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30. 时复《血证论》
  31. 时间节律性规律《中医疾病预测》

《伤寒总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