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证
庞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复不能卧,欲出行复不能行,或有美食时,或恶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增剧吐利者,如有神祟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毒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二十日或一月后见者,随证治之。
百合(十枚) 知母(一两半)
百合先洗,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渍水,别以清泉水一升半,煮百合,取一升,去滓;又别以泉水一升煮知母,取半升,去滓;同百合汤煎至一升,温分三服。
治下后百合病,滑石代赭汤。
先以水渍百合一宿,当白沫出,则去其水,更以泉水一升半,煮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一升煮滑石、代赭,取半升,去滓,合和重煎至一升,分温三四服。
治吐后百合病,百合鸡子汤。
百合(十枚) 鸡子黄(二枚)
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下鸡子黄,搅匀,分温三服。
治不经吐、下、发汗,百合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
百合(十枚) 地黄汁(半升)
先以百合水渍一宿,有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一升半,煮取一升,去滓,内地黄汁,再煮取一升二合,温温分三服,中病勿更服。
治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汤洗之。
百合(一升,如前洗。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
更以水一斗,煎数沸,洗周身,慎风,仍食白汤饼,但勿与盐豉也。煮饼是切面条汤煮水淘过,热汤渍食之。
渴不瘥,栝蒌牡蛎散主之。
细末,水调方寸匕,日三服。
百合(一两) 滑石(三两)
细末,清饮调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热则除;已利,勿服之。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 百合证《伤寒总病论》
- 百合银耳羹《保健药膳》
- 百合知母茶《茶饮保健》
- 百合一《金匮悬解》
- 百合知母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百合洗方《退思集类方歌注》
- 百合知母汤《金匮悬解》
- 百合洗方《医宗金鉴》
- 百合知母汤《备急千金要方》
- 百合洗方《金匮悬解》
- 百合知母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百合洗方《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百合知母汤《伤寒括要》
- 百合洗方《伤寒杂病论》
- 百合知母汤方《伤寒杂病论》
- 百合五《金匮悬解》
- 百合知母汤方《医宗金鉴》
- 百合汤《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百合知母汤方《医学心悟》
- 百合酸枣茶《茶饮保健》
- 百合粥《食物疗法》
- 百合四《金匮悬解》
- 百和香《备急千金要方》
- 百合生地茶《茶饮保健》
- 百花膏《医方论》
- 百合散《妇人大全良方》
- 百花膏《是斋百一选方》
- 百合三《金匮悬解》
- 百花散《儒门事亲》
- 百合七《金匮悬解》
- 百花散《扁鹊心书》
《伤寒总病论》
- 作者:庞安石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00年
- 卷第一
- 卷第二
- 卷第三
- 卷第四
- 卷第五
- 卷第六
- 伤寒论音训
- 不可作煮散方
- 庞先生伤寒论序
- 重雕宋刻伤寒总病论札记
- 题宋刻庞安常伤寒总病论后
- 跋庞安常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