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苏子瞻端明辨伤寒论书

《伤寒总病论》书籍目录

安时所撰伤寒解,实用心三十余年。广寻诸家,反复参合,决其可行者始敢编次;从来评脉辨证,处对汤液,颇知实效,不敢轻易谬妄,误人性命。四种温病、败坏之候,自王叔和后,鲜有明然详辨者,故医家一例作伤寒行汗下。伤寒有金、木、水、火四种,有可汗、可下之理。感异气复变四种温病,温病若作伤寒行汗下必死,伤寒汗下尚或错谬,又况昧于温病乎?天下枉死者过半,信不虚矣。国家考正医书,无不详备,惟此异气败坏之证,未暇广其治法。安时所以区区略意,欲使家家户户阅方易为行用,自可随证调治,脉息自然详明,不假谒庸粗,甘就横夭者也。设有问孙真人云∶今时日月短促,药力轻虚,人多巧诈,感病浓重,用药即多。又云∶加意重复用药乃有力。自孙真人至今,相去逾远,药反太轻省,何也?安时妄意,唐遭安史之乱,藩镇跋扈,迨至五代,四方药石,鲜有交通,故医家少用汤液,多行煮散。又近世之人,嗜欲益深,天行灾多,用药极费。日月愈促,地脉愈薄,产药至少。何以知之,安时常于民家,见其远祖所录方册,上记昔事迹,其间有广顺年,巴豆每两千二足,故以知药石不交通也。且温疫之病,周官不载;斑疮豌豆,始自魏晋;香港脚肇于晋末,故以知年代近季,天灾愈多,用药极费也。 石、曾青之类,古人治众病痼瘕大要之药,今王公大人家尚或缺用,民间可知矣。人参当皇 年,每两千四五,白术自来每两十数文,今增至四五百,所出州土,不绝如带,民家苗种,以获浓利,足以知地脉愈薄,产药至少矣。

汤液之制,遭值天下祸乱之久,地脉薄产之时,天灾众多之世,安得不 惜而为煮散乎。故今世上工治病,比之古人及中工者幸矣。设有问今之升秤,与古不同。其要以古之三升,准今之一升;古之三两,准今之一两。虽然如此,民间未尝根据此法,而用古方者,不能自解裁减。又如,附子一枚准半两,是用一钱三字为一枚,使人疑混,如何得从俗乎?安时言唐大和年,徐氏撰《济要方》,其引云∶秤两与前代不同,升合与当时稍异。近者重新纂集,约旧删修,不惟加减得中,实亦分两不广。又云∶今所删定六十三篇,六百六首,勒成六卷,于所在郡邑,标建碑牌,明录诸方,以备众要。又云∶时逢圣历,年属大和,便以《大和济要方》为名。备录如下,已具奏过,准敕颁行。此方已遭兵火烟灭。安时家收得唐人以朱墨书者,纸籍腐烂,首尾不完,难辨徐氏官与名。即不知本朝崇文诸库,有此本否。安时谓裁减古方,宜根据徐氏,以合今之升秤;庶通俗用,但增其药之枚粒耳。是以仲景诸古方次第,复许减半,芍药汤中载之详矣。陶隐居云∶古今人体,大小或异;脏腑血气,亦有差焉,请以意酌量药品分两,引古以明,取所服多少配之。或一分为两,或二铢为两,以盏当升可也。若一一分星较合,如古方承气汤,水少药多,何以裁之?所以《圣惠方》煮散,尽是古汤液,岂一一计较多少。治病皆有据,验在调习多者,乃敢自斟酌耳。设有问暑热重于温病者,宜行重复方,却多行煮散者何?安时谓夏月多自汗,腠理易开,经云∶天暑地热,经水沸溢,故用煮散。或有病势重者,即于汤证之下注云∶不可作煮散也。如此之类者颇多,聊引梗概。俗云∶耕当问奴,织当访婢。士大夫虽好此道,未必深造,宫妒朝嫉者众,吹毛求瑕,安不烁金,更望省察狂瞽之言。千浼台听,悚息无地。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总病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总病论》书籍目录
  1. 上苏子瞻端明辨伤寒论书《伤寒总病论》
  2. 上水鱼门主论《疡医大全》
  3. 上损及下《中医名词词典》
  4. 上水鱼《外科心法要诀》
  5. 上损及下《中医词典》
  6. 上水鱼《医宗金鉴》
  7. 上天心《中医词典》
  8. 上水鱼《中医词典》
  9. 上脱《中医词典》
  10. 上寿《中医词典》
  11. 上脘《中医词典》
  12. 上手医《中医词典》
  13. 上脘《针灸学》
  14. 上士《中医词典》
  15. 上脘(一名胃脘)《针灸大成》
  16. 上实下虚《中医词典》
  17. 上五脏痫证候《外台秘要》
  18. 上实下虚《中医名词词典》
  19. 上下不宁论《中藏经》
  20. 上石类《本草经集注》
  21. 上下分消之剂《金匮翼》
  22. 上石疽《外科心法要诀》
  23. 上下忽肿《奇效简便良方》
  24. 上石疽《医宗金鉴》
  25. 上下配穴法《中医词典》
  26. 上石疽《中医词典》
  27. 上下升降气有国中神机气立生死为用《类经》
  28. 上盛下虚《药症忌宜》
  29. 上下盈虚《类经》
  30. 上盛《中医词典》
  31. 上消《中医名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