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急慢惊风(第二)

《丹溪治法心要》书籍目录

镇惊丸,镇惊宁神,退热化痰止嗽∶珍珠(一钱) 琥珀(三钱) 金箔(十片) 胆星(五钱) 牛黄(二钱) 麝香(五分) 天竺黄 雄黄(各三钱) 辰砂(三钱半) 上末之,姜糊丸,梧子大,每服六丸,薄荷姜蜜汤下。

大天南星丸,治急慢惊风,涎潮发搐,牙关紧急,口眼相引等症∶胆星(五钱) 天麻 人参 防风(各二钱半) 牛黄 乳香(各一钱) 朱砂(二钱) 全蝎(十四枚) 麝香(一钱) 脑子(五分) 炼蜜为丸,芡实大,荆芥薄荷汤下。

急慢惊风,发热口噤,手足心伏热,痰热,痰嗽,痰喘,并用涌法重剂,用瓜蒂散轻剂,用苦参赤小豆末,复用酸齑汁调服之,后用通圣散,蜜丸服之,间以桑树上桑牛,阴干研末服,以平其风。桑牛比杨牛则色黄白者是。

治小儿惊而有热者,人参茯苓白芍药、酒炒白术生姜煎服。夏月加黄连、生甘草竹叶。世有一药,通治二惊,切不可妄用。

惊有二证,一者,热痰主急惊,当宜泻之;一者,脾虚乃为慢惊所主,多死,治当补脾。急者,只宜降火、下痰、养血;慢者,只用朱砂安神丸,更于血药中求之。东垣云∶慢惊先实脾土,后散风邪。

黑龙丸治急慢二证∶胆星(一两) 礞石(一两) 辰砂(三钱) 芦荟 天竺黄(各五钱) 蜈蚣(一钱半烧灰) 僵蚕(五钱) 青黛(五钱) 上以甘草膏和丸,如鸡头大,急惊用姜蜜薄荷汤化下,慢惊用桔梗白术汤化下。

小儿未盈月惊欲作,中风即死,朱砂新水调浓涂五心神验。惊风,用全蝎一个去翅足,薄荷四叶裹合,于火上炙令叶焦,同研为末,作四服,汤下。大人风涎,只作一服。胎中受惊,未满月发惊,用朱砂研细,用牛黄少许,猪乳汁调稀,抹入口中,入麝香尤妙。初惊用防风导赤散生干地黄川芎木通、防风、甘草等分,用三钱,竹叶煎服。

款用宁神膏∶麦门冬去心(一两) 净麝香(一钱) 茯苓 朱砂(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小饼子,临卧薄荷汤化下,夜一饼。老医尝言,小儿惊搐,多是热证,若便用惊风药,白附子、全蝎、僵蚕川乌之类,便是坏证。后有医科惊药,只用导赤散地黄、防风,进三服,导去心经邪热,其搐便止,次服宁神膏神效。

治急慢惊风夺命散,痰涎潮壅滞于咽间,命在须臾,服此无不愈,神效不可尽述,用青礞石一两,入坩锅内,同焰硝一两,炭火 通红,硝尽为度,候冷,药如金色,取研为末。急惊风,痰发热者,薄荷、自然汁调服;慢惊风,脾虚者,以青州白丸子研,煎成稀糊,入蜜调下。

治急慢惊风垂死者,亦可教灸法。男左女右,于大指上,半肉半甲,如箸头大,艾灸三壮。却用∶辰砂薄荷 轻粉(各半钱) 全蝎(一个去翅) 巴豆(一粒去油尽) 同为末,每服半字,用米糕屑煎汤调服。如牙关紧者,挑开灌之,口吐涎痰,腹中泻即愈。

吐泻后成慢惊,昏睡,手足搐搦,以金液丹五钱,青州白丸子三钱,同研为末,生姜米饮调下三分。惊风,子母俱可服四君合二陈加薄荷、天麻细辛、全蝎。

日月丹,治小儿急慢惊风∶朱砂(一两) 轻粉(一两) 蜈蚣(一条) 上为末,青蒿节内虫为丸,如黍米大,每一岁一丸,乳汁送下。

小儿急慢惊风,热痰壅盛发热∶北薄荷叶 寒水石(各一两) 青黛 白僵蚕 辰砂(以上各一钱) 全蝎(二枚炒) 猪牙皂角(五分炒) 槐角(五分) 防风(半钱梢) 上为末,灯心汤调乳汁灌之。

角弓反张,眼目直视,因惊而致,南星半夏竹沥姜汁灌之,灸印堂。急慢惊风致死者,母丁香一粒口嚼细,人中白刮少许,以母中指血调,擦牙上即苏。

又方,用白乌骨雄鸡血,抹唇上立苏。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丹溪治法心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丹溪治法心要》书籍目录
  1. 急慢惊风《丹溪治法心要》
  2. 急慢惊风《卫生易简方》
  3. 急慢惊风《奇效简便良方》
  4. 急慢惊风《医学正传》
  5. 急慢惊风《奇效简便良方》
  6. 急慢惊风《幼幼新书》
  7. 急慢惊风《奇效简便良方》
  8. 急慢惊风《育婴家秘》
  9. 急慢惊风《幼科发挥》
  10. 急慢风《傅青主男科》
  11. 急慢惊风《外科全生集》
  12. 急脉《针灸学》
  13. 急慢惊风《金匮钩玄》
  14. 急脉《中医词典》
  15. 急慢惊风(附∶慢脾)《幼科折衷》
  16. 急流水《药性切用》
  17. 急慢惊风辨《市隐庐医学杂着》
  18. 急流水《本草撮要》
  19. 急慢惊风歌《幼科推拿秘书》
  20. 急流水《本草备要》
  21. 急慢惊风论《婴童类萃》
  22. 急淋(泌尿系结石)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23. 急慢惊风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4. 急劳《中医词典》
  25. 急慢惊风症治辨《慈幼便览》
  26. 急劳《景景医话》
  27. 急慢惊诸恶候《幼科释谜》
  28. 急劳《圣济总录》
  29. 急慢惊总论《证治准绳·幼科》
  30. 急救自缢《奇方类编》
  31. 急慢脾风下痰轻重第十八问《婴童百问》

《丹溪治法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