臌胀(第三十一)

《丹溪治法心要》书籍目录

有实、有虚。实者,按之坚而痛;虚者,按之不坚不痛。实者,宜下之、削之,次补之;虚者,温之、升之,补为要。朝宽暮急者,血虚;暮宽朝急者,气虚;日夜急者,气血俱虚。臌胀又名曰蛊,即所谓单腹胀也。(其详在《格致余论》中。)治法大补中气,行湿为主,此脾虚之甚,必须远音乐,断浓味。有气虚者,大剂参、术,佐以陈皮茯苓黄芩苍术之类;有血虚者,以四物为主,随证加减。实兼人壮盛者,或可用攻药,便用收拾,以白术为主。气虚中满,四君子加芎、归、芍药黄连陈皮浓朴、生甘草。胃虚腹胀,调中汤人参白术、陈皮、甘草半夏、浓朴、生姜。腹胀挟虚分消丸治之。寒而腹胀挟虚者,分消汤治之。寒胀,沉香尊重丸治之。腹胀挟内伤虚证,木香顺气汤沉香交泰丸伤寒、痞满、燥实四证,而人壮者,或杂证腹满如四证者,用大承气汤。太阴病,腹胀满,四肢肿,或一身肿,胸痞,不食,小便少,大便难或溏,或脾胀善哕,大满体重,服索矩三和汤脾湿而腹胀满,面黄溺涩,胃苓汤。下虚腹胀气上,四物加人参、陈皮、木通、甘草、连翘;有食积者,吞保和丸。饮酒人胀,小便混浊,夜发足肿,桂苓甘露饮加人参。甘葛、藿香木香

腹胀不觉满,食肉多所致者,黄连(一两为末) 阿魏(半两醋浸)研如糊,为丸,同温中丸白术汤下。食肉多腹胀,三补丸起料,加香附、下甲,炊饼丸服。浓朴治腹胀,因其味辛也,须用姜制。一云∶胀病必用参、 、白术大剂补脾,则其气自动,白术又为君主之药,必带浓朴宽满。

人气弱腹膨浮肿,用参、归、茯苓、芍药各一钱,白术二钱,川芎七分半,陈皮、腹皮木通、浓朴、海金沙各五分,紫苏梗木香各三分,数服后浮肿尽去。余头面未消,此阳明气虚,故难得退,再用白术、茯苓。

一妇人,腹久虚胀单胀者,因气馁不能运,但面肿手足,或肿气上行,阳分来应,尚可治,参、术、芎、归为主,佐以白芍药之酸敛胀,滑石燥湿兼利水,大腹皮敛气,紫苏梗、莱菔子、陈皮泄满,海金沙、木通利水,木香营运,生甘草调诸药。一妇,气虚单胀面带肿,参、术、茯苓、浓朴、大腹皮、芎归、白芍、生甘草、滑石

一人嗜酒,病疟半年,患胀腹如蜘蛛

一人嗜酒,便血后患胀,色黑而腹大形如鬼状(俱见《医要》)。上二者,一补其气,一补其血,余药大率相出入,而皆获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丹溪治法心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丹溪治法心要》书籍目录
  1. 臌胀《丹溪治法心要》
  2. 臌胀《中医名词词典》
  3. 臌胀《奇效简便良方》
  4. 臌膈论《医学源流论》
  5. 臌胀《扁鹊心书》
  6. 鹘眼凝脂《明目至宝》
  7. 臌胀《盘珠集胎产症治》
  8. 鹘眼凝晴歌《眼科心法要诀》
  9. 臌胀《灸法秘传》
  10. 鹘眼凝睛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11. 臌胀方《急救广生集》
  12. 鹘眼凝睛歌《医宗金鉴》
  13. 臌胀门(七则)《辨证录》
  14. 鹘眼凝睛《银海精微》
  15. 臌胀诗《医学实在易》
  16. 鹘嘲《证类本草》
  17. 臌胀水肿门《王旭高临证医案》
  18. 鹘嘲《医学入门》
  19. 臌症《奇效简便良方》
  20. 鼓症《友渔斋医话》
  21. 臌症《时方妙用》
  22. 鼓症《医宗己任编》
  23. 《中医词典》
  24. 鼓胀门(附水肿)《丹台玉案》
  25. 《周慎斋遗书》
  26. 鼓胀门《医方考》
  27. 固本耳聪丸《冯氏锦囊秘录》
  28. 鼓胀门《张氏医通》
  29. 固本酒《医学入门》
  30. 鼓胀论《格致余论》
  31. 固本理眩汤《冯氏锦囊秘录》

《丹溪治法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