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第一)
大率主血虚、有痰,以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或作血虚挟火与湿。大法去痰为主,兼补姜汁不可少。《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刘河间以为内伤热病;张仲景以为外邪之感。风之伤人,在肺脏为多。半身不遂,大率多痰(详见《医要》)。痰壅盛者,口眼歪斜者,不能言者,法当吐;轻者,醒者,瓜蒂散、稀涎散。或以虾半斤入酱、葱、椒等煮,先吸虾,后饮汁,探吐之,引出风痰。然亦有虚而不可吐者。一时中倒者,法当吐。气虚卒倒,参、 补之。遗尿者,属气虚,当以参、 补之。气虚有痰,浓煎参汤加竹沥、姜汁。血虚,宜四物汤补之,俱用姜汁炒,恐泥痰再加竹沥、姜汁,兼治挟痰者。
治痰气实,能食者用荆沥;气虚,少食者用竹沥。此二味去痰,开络,行血气,入四物汤等中用,必加姜汁少许助之。凡中风之人,行动则筋痛者,是无血养筋,名曰筋枯,决不可治也。
肥白人多痰湿,用附子、乌头行经。国中倒时,掐人中至醒,然后用去痰药,二陈、四君子、四物汤等,加减用之。
一肥人中风,口 手足麻木,左右俱作痰治,贝母、栝蒌、南星、半夏、陈皮、白术、黄芩、黄连、黄柏、羌活、防风、荆芥、威灵仙、薄、桂、甘草、天花粉。多食面,加白附子、竹沥、姜汁、酒一匙行经。
一妇人年六十余,左瘫手足,不语健啖,防风、荆芥、羌活、南星、没药、乳香、木通、茯苓、浓朴、桔梗、甘草、麻黄、全蝎、红花,上末之,温酒调下效。时春脉伏微以淡盐汤齑汁,每早一碗,吐之。至五日,仍以白术、陈皮、茯苓、甘草、浓朴、菖蒲,日进二帖。后以川芎、山栀、豆豉、瓜蒂、绿豆粉、齑汁、盐汤,吐甚快,不食。后以四君子汤服之,复以当归、酒芩、红花、木通、浓朴、鼠粘子、苍术、姜南星、牛膝、茯苓,酒糊丸,如桐子大,服十日后,夜间微汗,手足动而言。
一人中风,贝母、栝蒌、南星、半夏、酒连、酒芩、酒柏、防风、荆芥、羌活、薄、桂、威灵仙。
一人体肥中风,先吐,后以苍术、□□、酒芩、酒柏、木通、茯苓、牛膝、红花、升麻、浓朴、甘草。
一肥人口 手瘫,脉有力,南星、半夏、薄、桂、威灵仙、酒芩、酒柏、天花粉、贝母、荆芥、栝蒌、白术、陈皮、生姜、甘草、防风、羌活、竹沥。
一人右瘫,用∶酒连 酒柏 防风(各半两) 半夏(一钱) 羌活(五钱) 酒芩 人参苍术(各一两) 川芎 当归(各五钱) 麻黄(三钱) 甘草(一钱) 南星(一两) 附子(三片) 上丸如弹子大,酒化服。
一肥人忧思气郁,右手瘫,□□补中益气汤。有痰,加半夏、竹沥□□。中风证,口眼 斜,语言不正,口角流涎,或全身、或半身不遂,并皆治之。此皆因元气平日虚弱,而受外邪,兼酒色之过所致。用人参、防风、麻黄、羌活、升麻、桔梗、石膏、黄芩、荆芥、天麻、南星、薄、桂、葛根、赤芍药、杏仁、当归、川芎、白术、细辛、猪牙皂角等分,姜、葱煎服。更加竹沥半盏同饮,加以艾火灸之,得微汗而愈。
一人年近六十,奉养膏粱,仲夏久患滞下,而又犯房劳,忽一日如厕,两手舒撒,两目开而无光,尿自出,汗下如雨,喉如锯,呼吸甚微,其脉大而无伦次,部伍可畏之甚,此阴先亏,而阳暴绝也。急令煎人参膏,且与灸气海穴,艾炷如小指,至十八壮,右手能动,又三壮,唇微动,所煎膏亦成,遂与一盏,至半夜后,尽三盏眼能动,尽二斤,方能言而索粥,尽五斤而利止,至十数斤而安。妇人产后中风,切不可作风治,而用小续命汤,必须大补气血,然后治痰,当以左右手脉,分气、血多少治之。
治中风大法,泻心火,则肺金清,而肝木不实,故脾不受伤;补肾水,则心火降,故肺不受热;脾肺安,则阳明实,阳明实,则宗筋润,能束骨而利机关矣。杜清碧通神散,白僵蚕七个,焙干研末,生姜汁半盏调服,立吐出风痰,少时又用七个,根据法再吐尽,仍用大黄两指大,纸包煨熟,噙津液咽下。食顷,再用大黄,若口闭紧,用蚕煎汁,以竹管灌鼻中,男左女右。中风之疾,《内经》以下皆谓外中风邪,然地有南北,不可一途,而取河间作将息失宜,水不制火极是。自今言之,外中风者,亦有,但极少耳,又不可全谓将息失宜,而非外中也。许学士谓气中者,亦有,此七情所伤,脉浮而数,或浮而紧,缓而迟,皆风脉也。迟浮可治,大数而急者死。若果外中,即东垣中血脉、中腑、中脏之理,观之甚好。四肢不举,亦有与痿相类者,当细分之。《局方》中风、痿同治,此大谬。《发挥》详之,张子和三法,的是邪气卒中、痰盛、实热者可用,否则不可用也。
- 中风《丹溪治法心要》
- 中风《丹溪治法心要》
- 中风《金针秘传》
- 中风《时病论》
- 中风《金针秘传》
- 中风《丹溪手镜》
- 中风《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中风《医宗己任编》
- 中风《校注医醇剩义》
- 中风《冷庐医话》
- 中风《女科精要》
- 中风《周慎斋遗书》
- 中风《扁鹊心书》
- 中风《回春录》
- 中风《经验丹方汇编》
- 中风《仁术便览》
- 中风《医学启源》
- 中风《急救广生集》
- 中风《时方妙用》
- 中风《急救广生集》
- 中风《医学三字经》
- 中风《吴鞠通医案》
- 中风《叶天士医案精华》
- 中风《丹溪心法》
- 中风《医学真传》
- 中风《医学摘粹》
- 中风《也是山人医案》
- 中风《医学摘粹》
- 中风《金匮钩玄》
- 中风《明医指掌》
- 中风《金匮钩玄》
《丹溪治法心要》
- 作者:朱震亨、?? 朝代:元 年份:公元1279-1368年
- 高刻丹溪治法心要原序
- 重印丹溪治法心要序
- 卷一
- 中风(第一)
- 癞风(第二)
- 伤寒(第三)
- 内伤(第四)
- 暑(第五)
- 注夏(第六)
- 暑风(第七)
- 胃风(第八)
- 湿(第九)
- 火(第十)
- 郁(第十一)
- 伤风(第十二)
- 时病(第十三)
- 斑疹(第十四)
- 大头天行病(第十五)
- 冬温为病(第十六)
- 疟(第十七)
- 咳嗽(第十八)
- 卷二
- 卷三
- 翻胃(第二十七)
- 疸(第二十八)
- 消渴(第二十九)
- 水肿(第三十)
- 臌胀(第三十一)
- 自汗(第三十二)
- 盗汗(第三十三)
- 吃逆(第三十四)
- 头风(第三十五)
- 头痛(第三十六)
- 头眩(第三十七)
- 眩运(第三十八)
- 头重(第三十九)
- 头面肿(第四十)
- 眉棱骨痛(第四十一)
- 心痛(第四十二)
- 腰痛(第四十三)
- 卷四
- 胁痛(第四十四)
- 腹痛(第四十五)
- 脾胃不调(第四十六)
- 背项痛(第四十七)
- 臂痛(第四十八)
- 痛风(第四十九、痒附)
- 伤食(第五十)
- 痞(第五十一)
- 嗳气(第五十二)
- 吞酸(第五十三)
- 嘈杂(第五十四)
- 劳瘵(第五十五)
- 诸虚(第五十六)
- 寒热(第五十七)
- 卷五
- 咳血(第五十八)
- 吐血(第五十九)
- 咯血(第六十)
- 衄血(第六十一)
- 溺血(第六十二)
- 下血(第六十三)
- 肠风(第六十四)
- 痔漏(第六十五)
- 梦遗(第六十六)
- 精滑(第六十七)
- 浊(第六十八)
- 淋(第六十九)
- 小便不禁(第七十)
- 小便不通(第七十一)
- 大便秘结(第七十二)
- 关格(第七十三)
- 痫证(第七十四)
- 健忘(第七十五)
- 怔忡(第七十六)
- 惊悸(第七十七)
- 烦躁(第七十八)
- 心病(第七十九)
- 块(一名积瘕第八十)
- 茶癖(第八十一)
- 疝(第八十二)
- 耳(第八十三)
- 鼻(第八十四)
- 脚气(第八十五)
- 卷六
- 痿(第八十六)
- (第八十七)
- 手足心热(第八十八)
- 手足麻木(第八十九)
- 厥(第九十)
- 诸目疾(第九十一)
- 口疮(第九十二)
- 骨(第九十三)
- 咽喉(第九十四)
- 天泡疮(第九十五)
- 齿痛(第九十六)
- 脱肛(第九十七)
- 瘿气(第九十八)
- 吐虫(第九十九)
- 肺痈(第一百)
- 肠痈(第一百一)
- 乳痈(第一百二)
- 骑马痈(第一百三)
- 附骨痈(第一百四)
- 肿毒(第一百五)
- 结核(第一百六)
- 瘰(第一百七)
- 破伤风(第一百八)
- HT疮(第一百九)
- 扑损疮(第一百十)
- 杖疮(第一百十一)
- 短朵(第一百十二)
- 冻疮(第一百十三)
- 下疳疮(第一百十四)
- 汤火疮(第一百十五)
- 金疮(第一百十六)
- 风狗咬(第一百十七)
- 疮癣(第一百十八)
- 虫毒(第一百十九)
- 中毒(第一百二十)
- 胡气(第一百二十一)
- 卷七·妇人科
- 卷八·小儿科
- 初生(第一)
- 急慢惊风(第二)
- 疳病(第三)
- 痘疹(第四)
- 吐泻(第五)
- 痢(第六)
- 诸虫(第七)
- 腹胀痛(第八)
- 诸积(第九)
- 风痰喘嗽(第十)
- 痫狂(第十一)
- 夜啼(第十二)
- 口糜(第十三)
- 口噤(第十四)
- 中风(第十五)
- 历节风(第十六)
- 赤游丹毒(第十七)
- 身体痿痹(第十八)
- 身热(第十九)
- 解颅(第二十)
- 小儿杂病(第二十一)
- 断乳方(第二十二)
- 杂方(第二十三)
- 附∶医案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