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惊总论

《证治准绳·幼科》书籍目录

小儿急慢惊风,古谓阴、阳痫也,急者属阳,阳盛而阴亏。慢者属阴,阴盛而阳亏。阳动而躁疾,阴静而迟缓,皆因脏腑虚而得之。虚能发热,热则生风,是以风生于肝,痰生于脾,惊出于心,热出于肝,而心亦热,以惊、风、痰、热合为四证,搐、搦、掣、颤、反、引、窜、视,为八候,凡眨眼摇头,张口出舌,唇红脸赤,面眼唇青,及泻皆青,发际印堂青筋,三关虎口纹红紫或青者,皆惊风候也。

大抵肝风、心火,二者交争,必挟心热而后发,始于搐,故热必论虚实,证先分逆顺,治则有后先,盖实热为急惊,虚热为慢惊,慢惊当无热,其发热者虚也,急惊属阳,用药以寒,慢惊属阴,用药以温,然又必明浅深轻重、进退疾徐之机,故曰热论虚实者此也。男搐左视左,女搐右视右,男眼上窜,女眼下窜,男握拇指出外,女握拇指入里,男引手挽、左直右曲,女引手挽、右直左曲,凡此皆顺,反之则逆,亦有先搐左而后双搐者,但搐顺则无声,搐逆则有声,其指纹、弯弓入里者顺,反外者逆,出入相半者难痊,故曰证分逆顺者此也。阳病阴脉,阴病阳脉,亦为反。凡热盛生痰,痰盛生惊,惊盛生风,风盛发搐,治搐先于截风,治风先于利惊,治惊先于豁痰,治痰先于解热,其若四证俱有,又当兼施并理,一或有遗,必生他证,故曰治有先后者此也。纲领如此,若分三者言之,暴烈者为急惊,沉重者为慢惊,至重者肝风木之克脾土,则为慢脾风矣。〔娄〕急惊,证属木火土实也,木实则搐而力大,目上目札,所谓木太过曰发生,其动掉眩,癫痫是也。火实则身热面赤。土实则不吐泻,睡合睛。故其治法合凉泻而用凉惊丸利惊丸之类。慢惊,证属木火土虚也,木虚则搐而力小,似搐而不甚搐,经所谓木不及曰委和,其病摇动注恐是也,谓手足搐动,腹注泄,心恐悸也。火虚则身冷口气冷,土虚则吐泻,睡露睛,故其治法合温补而用羌活膏益黄散,有热者用东垣黄 益黄散,其东垣、非钱氏羌活膏。治慢惊者谓土虚泄泻,火木乘之,谓手掌与腹俱热之证,若火木土俱虚而摇动恐悸、注泻、手腹冷者,非羌活膏不能治之。〔丹〕小儿惊风有二,急惊属痰热宜凉泻,慢惊属脾虚所主,多死,宜温补。急惊用降火下痰丸,养血药作汤下之。慢惊当补脾,兼用朱砂安神丸,清米汤下,更于血药中求之,(如四物、四君、东垣黄 益黄散之类。)世以一药通治之,甚妄。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证治准绳·幼科》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证治准绳·幼科》书籍目录
  1. 急慢惊总论《证治准绳·幼科》
  2. 急慢惊诸恶候《幼科释谜》
  3. 急慢脾风下痰轻重第十八问《婴童百问》
  4. 急慢惊风症治辨《慈幼便览》
  5. 急沙惊《幼科推拿秘书》
  6. 急慢惊风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7. 急伤寒《孙真人海上方》
  8. 急慢惊风论《婴童类萃》
  9. 急锁喉风顷刻不救《奇方类编》
  10. 急慢惊风歌《幼科推拿秘书》
  11. 急温《伤寒括要》
  12. 急慢惊风辨《市隐庐医学杂着》
  13. 急温论《侣山堂类辩》
  14. 急慢惊风(附∶慢脾)《幼科折衷》
  15. 急下《伤寒括要》
  16. 急慢惊风《金匮钩玄》
  17. 急下存阴《中医词典》
  18. 急慢惊风《外科全生集》
  19. 急下存阴(急下存津)《中医名词词典》
  20. 急慢惊风《幼科发挥》
  21. 急下急温《伤寒六书》
  22. 急慢惊风《奇效简便良方》
  23. 急下急温(伤寒门 下)《古今医统大全》
  24. 急慢惊风《奇效简便良方》
  25. 急下急温论(与琐言互看)《伤寒六书》
  26. 急慢惊风《奇效简便良方》
  27. 急下论《侣山堂类辩》
  28. 急慢惊风《丹溪治法心要》
  29. 急下三证《伤寒说意》
  30. 急慢惊风《卫生易简方》
  31. 急下三证《伤寒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