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第三)

《丹溪治法心要》书籍目录

主乎温散,有卒中天地之寒气,口伤生冷之物,外感无内伤用仲景法。若挟内伤,补中益气汤加发散之药,必先用参 托住正气。中寒胃气大虚,法当温散理中汤,甚者加附子。中寒仓卒受感,其病即发而暴。盖中寒之人,乘其腠理疏豁,一身受邪,难分经络,无热可散,温补自解。此胃气之大虚,若不急治,去死甚近。 戴云∶此谓身受肃杀之气,口食冰水、瓜果冷物病者,必脉沉细,手足冷,息微身倦,虽热亦不渴,倦言语,或遇热病误用此法,轻者至重,重者至死。凡脉数者,或饮水者,烦躁动摇者,皆是热病。寒热二证,若水火也,不可得而同治,误则杀人,学人慎之?或曰∶既受邪即有余之病,何谓补?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内伤者极多,外感间或有之,有感冒等轻症,不可便认为伤寒妄治。伤寒为病,必须身犯寒气,口食寒物者,是必从补中益气汤出入加减,加发散药。伤寒挟内伤者(已见《医要》),凡外感不问如何,先必参 托其正气,然后用发散之药。有感冒等证,轻疾不可便认为伤寒妄治。西北二方,极寒肃杀之地,故外伤甚多;东南二方,温和之地,外伤极少,所谓千百而一二者也。杂病有六经所见之病,故世俗混而难别。凡证与伤寒相类极多,皆杂证也,其详出《内经·热论》自长沙以下诸家推明,甚至千载之下,能得其粹者,东垣之言也。其曰内伤极多,外伤者间或有之,此发前人所未发,欲辨内外所伤之脉,东垣详矣。后人徇俗不见真切雷同,指为外伤极谬。其或可者,盖亦因其不放肆,而多用和解,或和平之药散之耳。若粗率者即杀人,切戒!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丹溪治法心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丹溪治法心要》书籍目录
  1. 伤寒《丹溪治法心要》
  2. 伤寒《时病论》
  3. 伤寒《友渔斋医话》
  4. 伤寒《丹溪手镜》
  5. 伤寒《奇效简便良方》
  6. 伤寒《幼科释谜》
  7. 伤寒《活幼心书》
  8. 伤寒《医宗己任编》
  9. 伤寒《活幼心书》
  10. 伤寒《脉症治方》
  11. 伤寒《脉因证治》
  12. 伤寒《冷庐医话》
  13. 伤寒《幼科折衷》
  14. 伤寒《伤寒六书》
  15. 伤寒《幼科心法要诀》
  16. 伤寒《医学实在易》
  17. 伤寒《扁鹊心书》
  18. 伤寒《医学实在易》
  19. 伤寒《医效秘传》
  20. 伤寒《医学实在易》
  21. 伤寒《慈幼便览》
  22. 伤寒《文堂集验方》
  23. 伤寒《医学真传》
  24. 伤寒《推拿抉微》
  25. 伤寒《金匮钩玄》
  26. 伤寒《仁术便览》
  27. 伤寒《盘珠集胎产症治》
  28. 伤寒《急救广生集》
  29. 伤寒《针灸聚英》
  30. 伤寒《吴鞠通医案》
  31. 伤寒《灸法秘传》

《丹溪治法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