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不通(第七十一)

《丹溪治法心要》书籍目录

气虚、血虚、实热、有痰,吐之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降下,盖气承载其水也。气虚,人参、黄 、升麻等,先服后吐,或参、 药中,探吐之;血虚,四物汤先服后吐,芎归汤亦可探吐;痰多者,二陈汤木通香附探吐;实热者,当利。

一妇人脾疼后,患大小便不通,此是痰隔中焦,气聚下焦,用二陈汤木通,初服,渣煎服探吐。气壮实热之人八正散,大便动,小便自通。小便因热郁不通,赤茯苓黄芩泽泻车前子麦门冬、桂、滑石、木通、草梢。气虚痛者,加木香、黄 ;淋痛者,加黄柏生地黄,夏月调益元散。痰隔中焦,二陈汤煎大碗顿服,调其真气而吐之。否则用沙糖汤,调牵牛头末二钱服之。伤寒后,脱阳而小便不通,茴香生姜自然汁敷小腹上,服益志茴香丸,并益元散服之。

一人燥热伤下焦,致小便不利,当养阴,当归地黄知母黄柏牛膝茯苓、生甘草白术陈皮之类。

一妇人年五十,患小便涩,与八正散,则小腹转急胀不通,身如芒刺,余以所感霖淫雨湿,邪在上表,因用苍术为君,附子佐之发其表,一服即汗,小便实时便通。

一男子年八十,患小便短涩,因服分利药太过,遂致闭塞,涓滴不出。余以饮食太过伤胃,其气陷于下焦,用补中益气汤,一服小便即通,因先服多利药损其肾气,遂至通后遗溺,一夜不止息,补其肾然后已。有热宜清;有湿宜燥;有气结于下宜升。有隔二隔三之治。如因肺燥不能生水,则清肺金,此隔二;如不因肺燥,但膀胱有热,则直泻膀胱火,此正治;如因脾湿不运,精气不升,故肺不能生水,则当燥脾,此隔三也。清肺用车前子、茯苓之类;泻膀胱用黄柏、知母之类;健脾燥脾用苍术白术之类。又诸法治不通,则用吐法,盖气承载其水耳吐之则气升,气升则水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丹溪治法心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丹溪治法心要》书籍目录
  1. 小便不通《丹溪治法心要》
  2. 小便不通《伤寒六书》
  3. 小便不通《奇效简便良方》
  4. 小便不通《周慎斋遗书》
  5. 小便不通《奇效简便良方》
  6. 小便不通《竹林女科证治》
  7. 小便不通《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8. 小便不通《仁术便览》
  9. 小便不通《杂病心法要诀》
  10. 小便不通《金匮翼》
  11. 小便不通《沈氏女科辑要》
  12. 小便不通《医学心悟》
  13. 小便不通《幼科铁镜》
  14. 小便不通《丹溪心法》
  15. 小便不通《也是山人医案》
  16. 小便不通《卫生易简方》
  17. 小便不通《女科折衷纂要》
  18. 小便不通《保婴撮要》
  19. 小便不通《金匮钩玄》
  20. 小便不通《保婴撮要》
  21. 小便不通《盘珠集胎产症治》
  22. 小便不通《济阴纲目》
  23. 小便不通《评注产科心法》
  24. 小便不通《医碥》
  25. 小便不通《女科证治准绳》
  26. 小便不通《医碥》
  27. 小便不通《是斋百一选方》
  28. 小便不通《证治准绳·杂病》
  29. 小便不通(闭癃)《张氏医通》
  30. 小便不通《证治准绳·女科》
  31. 小便不通(交肠、关格二症附后。)《顾松园医镜》

《丹溪治法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