疸(第二十八)

《丹溪治法心要》书籍目录

不必分五种,同是湿热,如 面相似。渴者,难治;不渴者,易治。脉浮宜吐,脉沉宜下。轻者小温中丸,重者大温中丸脾虚者以白术等药作汤使。脾胃不和,黄胆,倦怠,少食,胃苓汤小便赤加滑石。湿热黄胆小便赤涩,茵陈五苓散。湿寒黄胆,脾胃不和,不食,脉沉细,小便清利者,理中汤。甚者加附子,所谓阴黄胆也。脾湿积黄心腹疼痛,胃苓汤。湿热因倒胃气,服药而大便下利者,参、术等加茵陈山栀甘草。热多,温中丸黄连。湿多,茵陈五苓散加食积药。面色黄,肢体倦,小便清,谓之木胜于中,土走于外故也,黄 建中汤。用茵陈之药过剂,乃成阴证,身目俱黄,皮肤冷,心下疼,眼涩不开,自利,茵陈附子干姜汤。谷疸为病,寒热不能食,食则头眩,心胸不安,久则发黄,用茵陈、栀子大黄亦治伤寒发黄。气实人,心痛,发黄,抚芎散吐之。疸发寒热、呕吐、渴欲饮冷、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全不思食,夜间不卧,茯苓渗湿汤。以茵陈四苓散内加芩、连、栀子防己苍术青皮陈皮,一方加枳实,用长流水煎服。黄胆方黄连(炒) 黄芩(炒) 山栀(炒) 猪苓 泽泻 苍术 茵陈 青皮 龙胆草(各一钱) 劳食疸加三棱、蓬术(各一钱),砂仁陈皮神曲(各五分)。茵陈附子干姜汤∶附子(炮) 干姜(炮) 茵陈 白茯苓草豆蔻 枳实 半夏 泽泻 白术 陈皮 上姜煎凉服。小温中丸治黄胆与食积∶苍术(炒) 神曲(炒)针砂(醋 ) 半夏(各二两) 川芎 栀子(各一两) 香附(四两) 春加川芎,夏加苦参黄连,冬加茱萸干姜,上末醋糊丸。大温中丸即暖中丸,治食积黄胆肿,又可借为制肝燥脾之用∶陈皮 苍术(米泔浸炒) 浓朴(姜制) 三棱(醋炒) 蓬术(醋炒) 青皮(各五两) 甘草(二两) 香附(一斤醋炒) 针砂(十两醋 ) 上为末醋糊丸,空心姜汤下,午饭、晚饭前酒下。脾虚者,以白术、人参芍药、陈皮、甘草等药作汤使,忌大肉果菜。

又方小温中丸,治脾胃停湿,水谷不分,面色痿黄∶针砂(八两醋炒) 香附 神曲(八两炒) 白术(五两炒) 半夏(五两洗) 甘草(二两) 陈皮(五两和白) 黄连(二两) 苦参(三两) 上为末,醋糊丸,每服五十丸,白术、陈皮汤下,冬去黄连加浓朴。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丹溪治法心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丹溪治法心要》书籍目录
  1. 《丹溪治法心要》
  2. 《丹溪手镜》
  3. 《友渔斋医话》
  4. 《冷庐医话》
  5.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6. 《周慎斋遗书》
  7. 《脉因证治》
  8. 《丹溪心法》
  9. 《幼科发挥》
  10. 《临证指南医案》
  11. 《急救良方》
  12. 《医述》
  13. 疸病《全生指迷方》
  14. 《杂病治例》
  15. 疸病死证《医宗金鉴》
  16. 胆足少阳之脉《经络考》
  17. 疸病死证《杂病心法要诀》
  18. 胆足少阳之脉《中医词典》
  19. 疸病原由症治《幼科释谜》
  20. 胆足少阳经病证《中医词典》
  21. 疸分阴阳《幼科释谜》
  22. 胆足少阳经病证《脉经》
  23. 疸水候《诸病源候论》
  24. 胆主决断《中医词典》
  25. 疸证总括《医宗金鉴》
  26. 胆主决断《中医名词词典》
  27. 疸证总括《杂病心法要诀》
  28. 胆主肝客《针灸大成》
  29. 疸症《评琴书屋医略》
  30. 胆汁淤积《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1. 旦暮避忌(养生余录 上)《古今医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