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骨疽
薛立斋治举人于廷器,腿患流注,年余出腐骨少许,午前畏寒,午后发热,口干唾痰,小便频数,以为足三阴亏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味地黄丸料加归、 、五味,各三十余剂,外灸豆豉饼,诸症渐愈。又以十全大补之类,喜其慎疾而愈。
薛立斋治一儒者,患附骨疽,失于调补,疮口不敛,日出清脓少许,已而常出三腐骨。其脉但数而无邪,此气血虚,疮结脓管而不能愈。 以乌金膏,日服十全大补汤而愈。
上舍王廷璋患前症,三年未愈,肢体消瘦,饮食难化,手足并冷,大便不通,手足阴冷,此阳气虚寒。用补中益气汤、八味丸,及灸其患处而愈。
一男子臂患流注,出腐骨三块尚不敛,发热作渴,脉浮大而涩,乃气血俱损,须多服生气血之剂,庶可保全。彼惑于火尚未尽,仍用凉药,内服外敷,几危,始求治。其形甚瘁,其脉愈虚,先以六君子汤加芎、归,月余饮食渐进。以八珍汤加肉桂,三十余剂疮色乃赤。更以十全大补汤,外以附子饼灸之,仅年而痊。《医林集要》云∶骨疽乃流注之败症也,如用凉药,则内伤其脾,外冰其血。脾主肌肉,脾气受伤,饮食必减,肌肉不生。血为脉络,血受冰,则气血不旺而愈滞。宜用理脾健脾,则肉自生,而气自营运矣。又有白虎飞留连周期,或展转数岁,冷毒朽骨出尽自愈。若附骨腐者可痊,正骨腐则为终身废疾矣。有毒自手足或头面肿起,或兼疼痛,上至颈项骨节去处,如疡 贯珠,此风湿流注之症也,宜以加减小续命汤及独活寄生汤治之。有两膝肿痛起,或至遍身骨节疼痛者,此风湿痹,又名历节风,宜用附子八物汤治之。又有结核在项腋,或两乳旁,或两胯软肉处,名曰 痈,属冷症也。又有小儿宿痰失道,致结核于颈项臂膊胸背之处,亦冷症也,俱用热药敷贴。以上诸症,皆缘于肾,肾主骨,肾虚则骨冷而为患也。所谓骨疽,皆起于肾,亦以其根于此也。故用大附子以补肾气,肾热则骨有生气,而疽不附骨矣。(圣书云∶患肿溃久,不时出细骨,用桐油调密陀僧如膏,绢摊贴妙。)

- 多骨疽《续名医类案》
- 多骨疽《医宗金鉴》
- 多骨疽《证治准绳·幼科》
- 多骨疽《景岳全书》
- 多骨疽《证治准绳·疡医》
- 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的q检验《预防医学》
- 多骨疽《保婴撮要》
- 多个率或多个构成比的比较《医学统计学》
- 多骨疽《外科心法要诀》
- 多个均数间的两两比较《医学统计学》
- 多骨疽《外科大成》
- 多服种子热药遗患胎源论(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 多骨疽(别见)《证治准绳·疡医》
- 多房棘球绦虫《人体寄生虫学》
- 多骨疽论《外科正宗》
- 多发性子宫肌瘤《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多骨疽门主方《疡医大全》
- 多发性硬化症《病理学》
- 多骨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多发性硬化及相关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多骨疽秘方《华佗神方》
- 多发性硬化《神经病学》
- 多骨痈门(一则)《辨证录》
- 多发性硬化《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多骨症《医门补要》
- 多发性神经炎《自我调养巧治病》
- 多骨治法《外科证治全书》
- 多发性神经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多汗《景岳全书》
-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基因与疾病》
- 多汗《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