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调息养气
养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保养元气,一是调畅气机。元气充足,则生命有活力,气机通畅,则机体健康。
保养正气,首先是顺四时、慎起居,如果人体能顺应四时变化,则可使阳气得到保护,不致耗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四时养生、起居保健诸法,均以保养元气为主。
保养正气,多以培补后天,固护先天为基点,饮食营养以培补后天脾胃,使水谷精微充盛,以供养气。而节欲固精,避免劳伤,则是固护先天元气的方法措施。先天、后天充足,则正气得养,这是保养正气的又一方面。
此外,调情志可以避免正气耗伤,省言语可使气不过散,都是保养正气的措施。
至于调畅气机,则多以调息为主。《类经·摄生类》指出:“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呼吸吐纳,可调理气息,畅通气机,宗气宣发,营卫周流,可促使气血流通。经脉通畅。故古有吐纳、胎息、气功诸法,重调息以养气。在调息的基础上,还有导引、按蹻、健身术、以及针灸诸法。都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活动筋骨、激发经气、畅通经络,以促进气血周流,达到增强真气运行的作用,以旺盛新陈代谢活力。足以看出,在诸多养生方法中,都将养气作为一条基本原则之一,而具体予以实施,足见养气的重要。

- 调息养气《中医养生学》
- 调息《寿世青编》
- 调息已定然后诊脉论《脉诀汇辨》
- 调息《养生导引秘籍》
- 调息箴《中医词典》
- 调息《丹台玉案》
- 调燮《幼幼集成》
- 调息《陆地仙经》
- 调燮须注意《幼科概论》
- 调息《中医词典》
- 调心《中医词典》
- 调胃散《仁术便览》
- 调心汤合理心复脉汤证《临证实验录》
- 调胃散《儒门事亲》
- 调心汤证《临证实验录》
- 调胃承气证五 阳明二十四《伤寒悬解》
- 调心汤证《临证实验录》
- 调胃承气证十五 阳明三十四《伤寒悬解》
- 调心汤证《临证实验录》
- 调胃承气证十四 少阳十五 入阳明去路《伤寒悬解》
- 调心汤证《临证实验录》
- 调胃承气证九 太阳六十四《伤寒悬解》
- 调心汤证《临证实验录》
- 调胃承气证《医学摘粹》
- 调血精义《竹泉生女科集要》
- 调胃承气证《医学摘粹》
- 调血上《竹泉生女科集要》
- 调胃承气证《医学摘粹》
- 调血下《竹泉生女科集要》
- 调胃承气汤证四条《伤寒贯珠集》
- 调血脂药《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