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变蒸证治

《育婴家秘》书籍目录

草木逢春变化新,太和元气日熏蒸,

细推物理皆如是,莫把芽儿作病名。

天地之造化,阳主生长,阴主收敛。故草木之生长于春夏者,阳之舒也。收藏于秋冬者,阴之惨也。幼科书中变者,变生五脏也;蒸者,蒸养六腑也。以变蒸二字分脏腑论,又有变蒸之后,有三大蒸之说。后人因之,莫有觉其非者,故予直解之曰:变者,变易也,谓儿之知觉运动以渐而发也;蒸者,蒸然发热也,形神变易之时,真阳发舒之象也。人之生也,一岁而变蒸。是男子八岁而真牙更,十六岁而精动,六十余岁而精竭;女子七岁而真牙更,十四岁而经行,四十九岁而经止。此天地阳阴之气,其分数固已定矣。其一岁之外复有三大蒸之论者,诚未达其旨也。若一之内变蒸之日,似亦不可执也。形有强弱,气有清浊,变有迟速,故形壮气清者,其变常速;形弱气浊,其变常迟。谓三十二日一变者,乃举其大数如是也。至于形之强弱,气之清浊,则又禀于父母,出于造化阴阳之殊也。

幼科中治变蒸者,发热方用黑散子麻黄杏仁发表药也。大黄攻里药也,表里无邪,不知此灶如何而立。变蒸之热,生于其中,发于其外,自有微汗而解。按仲景论有伤寒不宜汗下之戒,如是方者,误儿多矣。

儿当变蒸之时,或有伤风,或有伤食者,法当治之。先后补泻,不可不辨。如先有所伤,儿后变蒸者,邪气盛而正气受伤,当先泻后补也;先变蒸而后有所伤者,正气虚而邪气乃凑也,当先补后泻。家秘之法,挟外感者,宜挐捏之法以发散;挟内伤者,宜枳术丸研细与之,更节其乳。有客忤者,宜至圣保命丹薄荷汤研服。或吐泻者,钱氏异功散藿香叶,共作细末,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米汤化下。

小儿变蒸过,如蒸不除者,调其乳母,用加减小柴胡汤

人参柴胡甘草麦冬生地木通陈皮,等分。

淡竹叶水煎,食后服,如前法。

有变蒸咳嗽,痰壅鼻塞声重,惺惺散,要方也。方见伤寒。

浴法:白芷苦参煎汤,抱儿向避风处浴之。

有变蒸发搐者,此热甚生风,亦胎惊也。宜寻惊风法治之。泻肝,泻青丸;泻心,导赤散。如先发惊方治③,正④后变蒸又发者,此胎惊将成痫也,勿用正④法,此有痰伏心中,宜安神去痰,钱氏安神丸主之。方见心脏。

①脐字下原脱“风”,据上下文义补。

②调药:原作“药调”,据忠信堂本改。

③治:忠信堂本作“止”。

④正:忠信堂本作“止”。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育婴家秘》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育婴家秘》书籍目录
  1. 变蒸证治《育婴家秘》
  2. 变蒸学说《中医儿科学》
  3. 变证《中医名词词典》
  4. 变蒸日例《婴童类萃》
  5. 变证《中医词典》
  6. 变蒸热《证治准绳·幼科》
  7. 变证先兆特点《中医疾病预测》
  8. 变蒸热《医学纲目》
  9. 变症治法《疠疡机要》
  10. 变蒸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11. 变质甘蔗中毒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12. 变蒸论《幼科推拿秘书》
  13. 变治法《石室秘录》
  14. 变蒸论《婴童类萃》
  15. 变治诸方《疯门全书》
  16. 变蒸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7. 变字解《景景医话》
  18. 变蒸论《寿世保元》
  19. 便《中医词典》
  20. 变蒸论《古今医统大全》
  21. 便、秘《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22. 变蒸兼证《幼科发挥》
  23. 便闭《医学集成》
  24. 变蒸候《诸病源候论》
  25. 便闭《临证指南医案》
  26. 变蒸赋《婴童类萃》
  27. 便闭《张聿青医案》
  28. 变蒸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29. 便闭《医学心悟》
  30. 变蒸方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31. 便闭《血证论》

《育婴家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