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

《育婴家秘》书籍目录

小儿腹痛哭声连,大者能言何处疼。

冷热积虫分四症,盘肠内吊察根源

仁斋云:腹痛之病,因邪正交攻,与脏气相击而作也。

挟冷痛者,于面色或青或白见之,冷甚者,则面色黯黑,唇爪甲皆青矣。轻者当归散,重者烧脾散主之。有吐痛者,保童丸

当归散治腹痛有寒无热。

当归,倍用。木香,辣桂,人参甘草,等分。

生姜大枣引,温服。

烧脾散治伤生冷果菜,停积中焦,心脾冷痛。

干姜(炙),厚朴(姜炒),草果仁砂仁甘草(炙),神曲(炒),麦芽陈皮良姜、炒,等分。

末,热盐汤点服,或炼蜜丸,如圆眼大,姜汤化一丸下。

保童丸:治因寒,伤风冷食积,肚疼,吐泄,呕恶。

人参白术,甘草(炙),苍术(泔),厚朴(姜),陈皮茯苓猪苓泽泻藿香丁香半夏曲干姜(炒),肉桂白豆蔻青皮槟榔肉豆蔻(面煨),滑石(炒),全蝎木香诃子肉,等分。

神曲糊丸,龙眼大。一丸,米饮下。

或用理中丸胃苓丸合杵细,煨姜汤调,服已见验。

热痛者,于面赤壮热、四肢烦痛。手足心热见之,宜四顺清凉饮青皮枳壳。大便秘者,枳朴大黄丸主之。方见积聚。大便调者,芍药甘草汤

四顺清凉饮

白芍当归,甘草,大黄、部分,

芍药甘草汤

白芍、倍用,甘草,减半。

以上二方,并用,水煎服。

钱氏云:小儿积痛,口中气温,面黄白,目无精光.或白睛多,及多睡,畏食,及大便成酸臭者,当磨积,宜三棱消积丸主之,甚者脾积丸下之。后和胃,胃苓丸、养脾丸、肥几丸、参苓白术散,择而用之。

三棱消积丸治积痛、胃脘痛、心腹痛、小便痛、痞痛、虫痛。

三棱(煨),莪术(煨),半夏曲枳实(麸),黄连吴茱萸(水拦炒),陈皮,青皮,木香,槟榔,厚朴(姜),川楝子肉,小茴,等分。

末,另取神曲糊丸,黍米大,服二三十丸,米饮下。

虫病,面[白光]白,心腹痛,口中涎沫及清水出。发痛时,乌梅丸主之。小儿本怯者,多此病。积痛、食积、虚痛,大同小异,惟虫痛口涎而沫出,甚者化虫丸万应丸,看病轻重用。

乌梅丸治胃冷,此攻心痛,呕吐,四肢冷。

乌梅,三十个,黄柏(炒),细辛肉桂附子(炮),各六全,黄连,一两六钱,蜀椒(去闭口者,炒润),当归,各四钱,姜(泡),一钱。

末,取乌梅肉酒浸杵烂,和蜜丸,麻子大,服十丸,日二次,忌生冷。

虫丸治虫咬心痛,去来不定,不思乳食。

鹤虱,槟榔,锡灰,苦楝根白皮,各一钱,白枯帆,三钱。半生半熟①

面糊丸,黍米大,服二三十丸,熟水入香油三滴吞下,食前服。

如有小虫皆化,大虫自利下。初服甚效。

①半生半熟:原作“半生半钱”,据忠信堂本改。

见病腹痛,喜手按及热熨者,为虚。为寒,宜用温补法。如手不可按者,为实,宜下之。盘肠内吊痛。见前惊风及后疝痛。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育婴家秘》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育婴家秘》书籍目录
  1. 腹痛《育婴家秘》
  2. 腹痛《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3. 腹痛《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4. 腹痛《医学集成》
  5. 腹痛《千金翼方》
  6. 腹痛《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7. 腹痛《圣济总录》
  8. 腹痛《物理诊断学》
  9. 腹痛《景岳全书》
  10. 腹通谷《针灸学》
  11. 腹痛《景岳全书》
  12. 腹通谷《中医词典》
  13. 腹痛《常见病自测》
  14. 腹啼《中医词典》
  15. 腹痛《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16. 腹水《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7. 腹痛《气功外气疗法》
  18. 腹生虫即《奇效简便良方》
  19. 腹痛《傅青主男科》
  20. 腹上麻痹《中医词典》
  21. 腹痛《傅青主女科》
  22. 腹伤肠出《伤科补要》
  23. 腹痛《中医词典》
  24. 腹屈《中医词典》
  25. 腹痛《麻疹备要方论》
  26. 腹腔器官的解剖步骤与方法《人体解剖学》
  27. 腹痛《凌临灵方》
  28. 腹腔脓肿《普通外科学》
  29. 腹痛《麻疹阐注》
  30. 腹腔脓肿《普通外科学》
  31. 腹痛《杂病治例》

《育婴家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