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

《育婴家秘》书籍目录

万物五行皆藉土,人身脾胃是根基,

四时调理和为贵,胃气常存怕损亏。

《内经》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六腑之源也。万物借土而生。故古人以调理脾胃为医中王道,厥有旨哉。胃主纳谷,脾主消谷,皆谷气之本也,谷多则伤胃,谷少则伤脾,全谷则昌,绝谷则亡。故人身之中,谷为主焉。然脾喜温而恶寒,胃喜清而恶热,所以调理脾胃者,节其饮食,适其寒温,为中和之道也。苟能饮食有节,寒温适宜,则脾胃强实,外邪不能侵,内邪无由起,何病之有哉?若饮食无节。寒暑不适,则脾胃虚弱,百病生矣。况小儿脾常不足,非大人可比。幼小无知,口腹是贪,父母娇爱,纵其所欲,是以脾臂之病,视大人犹多也。益调理脾胃,必资于药。五气属天,五味属地,味气之中,惟甘平者。土之性也。古人立法,必四气浑合,五味相济,所以“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今幼科方中,多用丁香豆蔻益智仁砂仁之例,一切辛燥者,集群成剂,温养脾胃,耗散阳气,熬煎阴血,甚非所宜也。益调理脾胃之法固难,而变通之法尤难,热则消于肌肉,寒则减于饮食。吾有家秘养脾丸,以和中进饮食之伤①,肥儿丸以补脾胃之弱,又加黄芪闻元汤,钱氏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皆调理脾胃之要药也。兹于其间,又取古方可用者,以补其未尽之法于下。

加减异功散调理脾胃。

伤食不消,炒神曲麦芽山楂肉。

伤食呕吐,加半夏藿香干姜(炒);如吞酸水,再加黄连(将吴茱萸同炒,去萸)

伤食、胸膈痞闷,加半夏枳实黄连姜汁炒),去白术

伤食腹痛,加木香砂仁;常觉气逆,去人参白术,加半夏、枳壳桔梗香附

伤食泄泻酸臭者,加木香黄连泽泻,细末,姜枣汤调服。

①以和中进饮食之伤:忠信堂本作“以和中治其饮食之伤”。

加味理中丸脾胃虚寒,不进饮食,呕吐泻泄,或服寒药太过。用:白术,四钱。人参白茯苓神曲,各一钱。砂仁、干姜(煨)、麦芽(炒),各二钱。炙甘草,钱半。炼蜜丸,姜汤嚼下。

加味平胃散治胃脾不和,不思饮食,用:平胃散,一两。加人参,一钱。白茯苓,一钱半。枣肉和丸,姜汤下。

健脾丸养脾进食,调理胃气,和养荣卫。即:

胃苓丸方内,加山药莲肉各二钱。

木香,砂仁,八分。白术,钱半。当归、麦芽(炒)、神曲(炒),各一钱。

枣肉和丸,米饮下。

人参白术散治脾胃虚弱,肌肤瘦怯,欲成疳症者。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山药,莲肉(去心),各一两。山楂肉,七钱。当归,麦芽(炒),泽泻,各五钱。

末,炼蜜丸,龙眼大,每服—丸,米饮化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育婴家秘》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育婴家秘》书籍目录
  1. 调理脾胃《育婴家秘》
  2. 调理精血论《广嗣要语》
  3. 调理脾胃《达生编》
  4. 调理法《温疫论》
  5. 调理脾胃《卫生易简方》
  6. 调控基因突变对结构基因表达的影响《医学遗传学基础》
  7. 调理脾胃《幼科发挥》
  8. 调控基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 调理脾胃六要法《中医词典》
  10. 调疽《外科心法要诀》
  11. 调理脾胃门《寿世青编》
  12. 调疽《医宗金鉴》
  13. 调理脾胃治验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论《脾胃论》
  14. 调疽《中医词典》
  15. 调理气血《中医妇科学》
  16. 调经总论《邯郸遗稿》
  17. 调理五法《婴童类萃》
  18. 调经滋水必兼养火论《女科经纶》
  19. 调理须知《外科大成》
  20. 调经诸方《寿世保元》
  21. 调理须知《外科正宗》
  22. 调经种子汤《外科全生集》
  23. 调理须知《外科选要》
  24. 调经种子方《仁术便览》
  25. 调理作用《医学免疫学》
  26. 调经种子《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27. 调气《中医名词词典》
  28. 调经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29. 调气《中医名词词典》
  30. 调经证治《医宗金鉴》
  31. 调气《中医词典》

《育婴家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