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湿
凡小儿喜弄冷水者、坐湿地者,名此病。
其症,头重体重,寒热往来,并宜五苓散、平胃散为主,二方合者,乃治湿之要药也。
平胃散:治中湿体重,兼补脾胃。
苍术(米泔浸、焙),四两。厚朴(姜汁炒),陈皮,各二两。炙甘草,一两半。
每姜汤服。
本方与五苓散合泽泻、苍术八两,同茯苓白术、厚朴、陈皮等两,桂技、甘草等两,名胃苓丸,小儿要药也。
本方末半斤,加川椒末二两,和匀,别用红枣蒸取肉四两,蒜去皮,入獖猪肚内煎热,去肚不用,取蒜与枣肉共捣烂,和药令匀,为丸,酒与米饮任下,名椒术养脾丸。男女并宜服之。脏寒者最宜,忌生冷腌臜等物。
本方口父[口父]咀一料,加小红枣二百枚,蒸去核,生姜二两,和皮切,共和水五升,慢火煮干,捣作饼子,晒干,淡盐汤调服。大人小儿温养脾元,调和胃气,最良。
中湿浮肿者,胃苓汤加五皮汤主之。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五加皮,即五皮汤。
如时行温疫,小儿得染者,用平胃散去厚朴,加苏叶、香附为末,雪水煮绿豆粉为丸,芡实大,雄黄朱砂为农,每服一丸,姜枣汤化下,面东服之,可免不正之气所中也。常用雄黄磨水,抹儿鼻孔。乳母尤宜服之。

- 中湿《育婴家秘》
- 中湿《时病论歌括新编》
- 中湿《时病论歌括新编》
- 中湿《医学集成》
- 中湿《中医词典》
- 中深半身不收舌难言《医学纲目》
- 中湿《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中商《中医词典》
- 中湿《伤寒捷诀》
- 中殇《中医词典》
- 中湿《医述》
- 中砂毒《外科证治全书》
- 中湿《杂病广要》
- 中洒《中医词典》
- 中湿《证治准绳·类方》
- 中肉脯毒《外科证治全书》
- 中湿《证治准绳·杂病》
- 中人忤《证治准绳·幼科》
- 中湿《寿世保元》
- 中人忤《幼幼新书》
- 中湿《医碥》
- 中热中暑总论《症因脉治》
- 中湿《医碥》
- 中热泻《症因脉治》
- 中湿《古今医鉴》
- 中热条辨八条《六因条辨》
- 中湿《万病回春》
- 中热候《诸病源候论》
- 中湿《丹溪心法》
- 中热病《症因脉治》
- 中湿《急救广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