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目病

《育婴家秘》书籍目录

存乎人者惟眸子,五脏真邪并见此,

一点尘埃不可侵,风热肝虚为病耳。

目主五脏,瞳人属肾,黑珠属肝,白珠属肺,两角属心,上下胞属脾。目内五脏症,钱氏云: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青春肝热,泻青丸主之;浅淡者地黄也补之②;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无精光者,肾虚,地黄丸主之;白而涩者肺热,泻白散主之。

①半字下原脱“猪苓”。据忠信堂本改。

②浅淡者地黄也补之:忠信堂本作“浅淡者地黄丸主之”。

生犀散

地骨皮赤芍药柴胡葛根各一两,

甘草一两半。生犀角、锉,二钱

每一钱,水煎服。

眼目视物不明,不肿,不痛,不赤,无翳膜,或目紧小无精光者,是肝肾俱虚,不可便服凉药,宜地黄丸主之。

目者肝之窍,瞳人者,通穷于肾。肾属水,肝属木,母子相依者也。故肝肾之气实,则精彩光明;气衰,则昏矇晕眩。鸟轮赤,晕痛,用浆流,此肝热也。眼生清泪,粘睑遮睛,此肝虚也。瞳人散大,淡白偏斜,此肾虚也。瞳人焦小,或带微黄。此肾热也。一虚一实,以此验之。然心者,神之舍也,又为肾之主也。心主血,目得血而能视。心主热,目因热而昏昧,故四物汤与地黄丸要药也。补肾水,制心火,养肝血,莫有加于是方者矣。

目病赤肿有二症:或因天行时气,症候暴赤肿痛,昼夜若啼哭不止,或因脏腑积热,两目赤肿,并宜泻青丸方加蝉蜕白蒺藜(炒)、蔓荆子荆芥穗柴胡黄连(酒炒)、车前子甘草等分,每末一钱,生蜜水调细服之。

外用金沙散点洗之。方见下。

目内翳膜有二症:或肝肾俱虚,眼生翳膜,及肝疳白膜遮睛者,宜用地黄丸加五味子人参当归川芎黄连芦荟,蜜丸服。

或因症疹之后,毒气入目生翳膜者,用白菊花绿豆谷精草等分,咀,每二钱干柿饼一枚,粟米泔汁一碗,慢火煎干去渣,于食后临卧,只吃柿肉,一日三枚。如此不能服者,将煮过柿饼,母嚼烂喂之。此二症不可用点药

有初生下眼闭不开者,其症有二:

或因产母食热毒物,以致斯疾,治当以胆草少许①,蘸洗眼上,一日七次;或用黄连,磨乳点之,乳母服生地黄汤

生地赤芍药,川芎当归、酒洗,瓜萎根。

加黄连,灯心引,水煎。

或以本方为细末,灯心汤调少许,搽儿口中。

或因初生,洗眼不净,秽计浸渍于眼目中不能开者,宜真金散方。

净黄连,黄柏当归赤芍杏仁、去②,各五分。

切,乳汁浸一宿,晒,为极细末,以生地汁调一字,点眼中自开。

凡初生小儿,头洗令净。使睑赤烂,至长不瘥,名曰服赤。见下烂弦。

疳眼者,肝风入眼赤肿,目生哆泪,烂弦痛痒,揉擦昏暗雀盲,甚经③目合不开,宜天麻丸

天麻丸

青黛,黄连,天麻五灵脂夜明砂,川芎,芦荟,各二钱。胆草,防风蝉蜕(去足),一钱半。全蝎二枚,焙。干蟾(炙焦),三钱。麝香,少许。

猪胆汁浸膏糊丸,麻子大,每十丸,薄荷汤下。

又方:治小儿疳眼赤烂,用:

苦参蔓荆子防风龙胆草玄参,各等分。

猪胆糊丸,麻子大,数量④大小,茶清下。

疳眼生瘴者,用:

芦根⑤,甘草,赤芍,草决明,等分。

每五分,蜜汤调下。

①少许:忠信堂本为“煎汤”。

②去:忠信堂本为“去皮尖”。

③经:忠信堂本为“至”。

④数量:忠信堂本为“量儿”。

⑤瓜芦根:忠信堂本为“瓜萎根”。

烂弦者,脾有湿热也,或初生洗不净所致者,用:

净黄连(炒),苍术童便浸,焙)。防风,等分。

末,每服一字,蜜水调。

外用绿豆炉甘石、煅、童便淬七次,半两。海螵峭,一钱,胆矾轻粉雄黄,各五分。

用黄连乳汁浸,清汁调药,以鹅羽蘸药搽上,-日三五次,以瘥为度。

因尘埃入目,揩摩成肿,啼哭不已,作痛者,用油烟、金墨、新汲水磨浓,入玄明粉五分,如无,以马牙硝代之,和匀为膏,取新笔蘸点目中,以瘥为度,忌热物。

凡眼暴赤肿初起,勿服寒凉之药,不能愈疾,又损脾胃气,使儿不能饮食也。盖药之味,辛甘发散①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故清阳出上窍,辛甘温平是也。酸苦寒凉之药,不能上升耳。宜先服九仙散发散之。此火郁则发之也。不已者,以泻有丸合小柴胡汤,加酒黄连作丸服,有大奇功。外当用金沙散洗之,黄连膏点之以愈。此治风热眼病之要法也。

①发散:原作“散”。据忠信堂本补。

九仙散时行目病,暴赤肿痛,以此发之。

柴胡,苍术(童便浸),各一两。赤芍,荆芥穗,甘草,各六钱半。麻黄(不去根节,滚水泡),川芎,薄荷(和梗),半两。旋覆花(去毛梗),三分。

未,每一钱,水一小碗,姜一片,葱一茎,无时频服。

金沙散:时行赤眼肿痛,或肾热多泪。

净黄连,一两。硼砂寒水石大黄,各二钱。海螵蛸铜青,各一钱。玄明粉,二钱半。全蝎(去毒),七枚。厚香,少许。烂弦加轻粉,五分。

末,每服一字至五分,凉水化,澄清去渣;无时频洗,效。忌酒晕。

黄连膏,用:

净黄连,半斤。苦参,四两。秦皮,二两。杏仁,四十九粒。

冬月制,取雪水四碗,煎二碗,放净瓷器内,又以水煎,取一碗放前汁内,又以水一碗,煎取半碗,用净取汁,与前计和一处,取净铜铫子入汁在内,慢火熬,以桑条不住手搅,勿令沉底,勿动灰尘。入汁中务宜仔细。待熬至一碗,再入马牙硝半两,同煎至半碗,取起以纸盖定。再制过炉甘石(末)二两,硼砂(末)半两,乳香没药(末)各一线,胆矾(末)三线,海螵蛸(末)二钱,和匀,人膏中取起,摊冷待干,以乳汁磨,点之效。

目直视者,肝有热也;目连劄者,谓之目辟,肝有风也。并宜服泻青丸

目下胞肿者,水气也。必待作肿,宜五苓散车前子以利其水。

目中黄者。疸也,宜服茵陈胃苓丸

儿有大病未愈,观其目或直视,或斜视不转睛者,或闭目不开者,或开目不合者,或哭无泪,或不哭泪自出者,有目胞肿者,有目陷者,有目中见物而畏怕者,皆恶②侯。

②皆字下原脱“恶”,据忠信堂本补。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育婴家秘》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育婴家秘》书籍目录
  1. 小儿目病《育婴家秘》
  2. 小儿目闭不开《中医词典》
  3. 小儿目赤痛《圣济总录》
  4. 小儿目闭《回生集》
  5. 小儿目涩秘方《华佗神方》
  6. 小儿木舌《奇效简便良方》
  7. 小儿难治之症有四说《市隐庐医学杂着》
  8. 小儿木舌《圣济总录》
  9. 小儿囊肿《中医词典》
  10. 小儿面上赤肿《儒门事亲》
  11. 小儿囊肿《奇效简便良方》
  12. 小儿面疮秘方《华佗神方》
  13. 小儿蛲虫及寸白方五首《外台秘要》
  14. 小儿面疮《中医词典》
  15. 小儿脑疳《圣济总录》
  16. 小儿面部见点吉凶之图说《冯氏锦囊秘录》
  17. 小儿脑热鼻干无涕《圣济总录》
  18. 小儿门《推求师意》
  19. 小儿脑髓风《中医词典》
  20. 小儿门《针灸易学》
  21. 小儿内证《医学见能》
  22. 小儿门《针灸大成》
  23. 小儿能量代射特点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儿科学》
  24. 小儿慢惊风秘方《华佗神方》
  25. 小儿溺血《中医词典》
  26. 小儿慢惊风《圣济总录》
  27. 小儿年龄分期《中医儿科学》
  28. 小儿脉理《寿世保元》
  29. 小儿年龄分期及其意义《儿科学》
  30. 小儿脉歌《寿世保元》
  31. 小儿尿血秘方《华佗神方》

《育婴家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