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治鼻

《育婴家秘》书籍目录

鼻中相通呼吸门,唇依牙齿齿依唇,

耳司采听当嫌塞,舌主声音似锋铃。

肺为气之主,通窍于鼻。鼻,清气出入之道路也。小儿禀受胎气充实者,三关九窍,五脏六脏,内外呼吸,内外贯通而荣卫行焉。苦外感风寒,内伤元气,伤乳食,则清浊不分,泥丸相乱,诸症叠起矣。

鼻衄者,血与气相随而行。若脏腑积热,乘于气血,则热气逼血而妄行,自鼻孔出,谓之衄血,宜东垣凉膈散生地黄阿胶(炒)、黄连、茅花主之;不止者,宜服鸡苏丸,效。

鸡苏丸治鼻热,胸中郁热,衄血不止。

鸡苏叶,八分。即薄荷叶蒲黄(炒),一两。麦冬,二钱。阿胶(炒),一钱。甘草,七分半。人参黄芪,各五分。木香柴胡生地黄,各一钱。

炼蜜丸,如小豆大①,每一丸,食后,茅花汤下。

又方山栀和壳烧存性,油发灰研匀吹人鼻。

槐花半生半熟,末,吹鼻。

人中白成块者,烧去秽气.为末,入油发灰、麝少许,吹入鼻。

:生萝卜捣汁,或生藕汁,仰头滴入鼻中。或血妄行,取汁饮之,效。

:用大蒜煨香研烂,涂脚底。鼻中有蒜气,即去之。

用上方法不止,以白纸一张,作八摺,冷水湿纸,放头顶中,以熨斗熨至一重或二重纸干立止。此数方救急之要法也。

流清涕者,热则津液流;鼻塞不通者,冷则收闭也。鼻流清涕,其症有二:或外因伤风得之,喷嚏流清涕。风属阳,其病为热,直东垣凉膈散防风、芥穗主之;内因脑热,鼻流浊涕不止,名曰鼻渊。久而不已,必衄血,凉膈散加羌活川芎白芷主之。

又方,苍耳散

辛夷仁,半两。苍耳子(炒),三钱半,白芷一两。薄荷叶,三分。

末,茶清调服。

有因胃中食积,热痰流注者,当清食积,用:

南星(炮),半夏(洗),藁本,白芷,神曲(炒),酒芩,辛荑荆芥,各等分。

末,姜汤调服。

二症有,并用辛夷膏贴之。

辛夷膏:治流涕不止。

辛夷叶(洗、焙),二两。细辛木通,白芷,木香,各半两。杏仁,一两,去皮尖,研。

上末。入杏仁泥、羊脑髓、猪脂各一两,和匀。于瓦器中慢火熬成膏,赤黄色为度。放地上冷,入脑、麝各一钱,拌匀徐囱门上,更用少许涂鼻中。

鼻塞其癥有二:或因伤寒②得之者,寒刚伤肺,肺气不利则塞也,宜御寒汤主之。若冷气久不散,浓涕结聚,使鼻不闻香臭,则为齆鼻,宜万全膏主之。凡新产芽儿或十日一月之内,忽然鼻塞,因吮乳不能呼吸者,多是乳母睡时不知所忌,抱儿身侧,鼻口中气出吹着儿,冷气自囟而入,成鼻塞,并宜贴囟法及塞鼻法。

万全膏:治齆鼻。

羌活川芎细辛石菖蒲,本通,麻黄,各一钱。脑,麝各一字

炼蜜丸,芡实大,服一丸,灯心汤化了。或用一丸,绵包塞鼻中。

御寒汤:治寒邪伤于皮毛,令儿鼻塞上喘。

黄柏,二钱。黄芪,一钱。人参,五分。炙甘草款冬花,各三分。羌活。黄连,各一钱。白芷,陈凤,各三分。陈皮升麻,各五分。怫甘③三线。苍术,七分。

未,葱汤调服。

①如小豆大:原作“大”,据忠信堂本改。

②寒:原作“食”,据忠信堂本改。

③佛甘:忠信堂本作“佛柑“。

贴囟法(一名通散)

香附(炒),川芎,荆芥穗僵蚕(炒)。细辛,荷叶牙皂

用末,生葱白捣膏,以帛盛之,夜贴囟上。

塞鼻法:治齆鼻。

瓜蒂明矾,细辛,各一分。雄黄,五分麝香少许

末,以雄犬胆汁和丸,绵包塞鼻中。

鼻疳者,肺疳也,鼻下两傍赤痒疮湿,其疮不痛,汁所流处,随即生疮,一名疳垚,宜清肺饮,化垚丸主之。

清脑饮:治麻疳垚,蚀鼻穿孔汁臭,或生息肉

白皮(炒),半两。紫苏叶前胡黄芩当归天冬连翘防风赤茯苓桔梗,生地黄①,甘草(炙)、各二钱半。

末,水煎服。次服化[匿虫]丸

化[匿虫]丸

芜荑芦荟,真青黛,川芎,白芷梢,胡黄连干蟾(烧存性世),各等分。

未,猪胆汁浸膏糊丸,麻子大,二十丸,食后临卧,杏仁汤下。

其鼻昂,用雄胆泡汤,小笔蕉洗。俟煎药各进数服,却用青黛当归赤小豆瓜蒂地榆黄连芦荟等分,雄黄少许,细末,人鼻内敛疮。

鼻疮,用黄连、黄柏槟榔,研末以猪骨髓和敷,或用青黛、槐花、杏仁研敷;鼻赤,用雄黄、黄丹(研末),无根水调敷。又用苍耳叶(酒蒸干),末,调服,最解食毒。

鼻干者,肺热也,用凉隔散桑白皮(蜜水炒)、木通

大病鼻子黑燥者,火克金也;鼻昂气喘者,肺绝也。小儿山根青者多病,年上赤者,有血光病②。

小儿脑疳,鼻痒头发作穗,而黄肌瘦,用鲫鱼胆③滴鼻中,连三五日效。

伤风寒头痛,加川芎、白芷、藁本蔓荆子、细辛。

眼痛,加酒黄连、羌活、防风、柴胡、胆草(酒洗)。

鼻病加升麻(酒洗)、白芷、细辛。苏叶

耳病加柴胡、木香、蔓荆子全蝎

口病加石膏、防风。

咽喉痛加玄参牛蒡子(炒)、山豆根

龙脑川芎丸消风化滞,除热清疾,通利七窍,精神气爽。

桔梗,二钱半。片脑,六分。砂仁,二分。白豆蔻、去壳,五分。薄荷,一钱三分。川芎,防风,炙甘草,酒芩,连翘,各一钱。

炼蜜丸,每两作二十丸,服则一二丸,茶清化下。

①生地黄:原作“生黄”,据忠信堂本改。

②有血光病:原作“有血先病”,据忠信堂本改。

③胆:原作“腌”,据忠信堂本改。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育婴家秘》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育婴家秘》书籍目录
  1. 治鼻《育婴家秘》
  2. 治崩中去血不止《济阴纲目》
  3. 治鼻,有息肉,不闻香臭《是斋百一选方》
  4. 治崩三法《中医词典》
  5. 治鼻病方《集验方》
  6. 治崩漏重证,用高效专方《名师垂教》
  7. 治鼻疾灸刺法《圣济总录》
  8. 治崩漏宜调脾胃为主《女科经纶》
  9. 治鼻衄《回生集》
  10. 治崩漏血瘀昏晕疼痛《济阴纲目》
  11. 治鼻衄《是斋百一选方》
  12. 治崩漏虚脱《济阴纲目》
  13. 治鼻衄《是斋百一选方》
  14. 治崩漏虚寒《济阴纲目》
  15. 治鼻衄《是斋百一选方》
  16. 治崩漏先调其气《女科经纶》
  17. 治鼻衄,不可止欲绝者。《苏沈良方》
  18. 治崩漏气陷《济阴纲目》
  19. 治鼻衄,刺蓟散。《苏沈良方》
  20. 治崩漏次第《女科秘要》
  21. 治鼻衄不可止欲绝者《洪氏集验方》
  22. 治崩漏病方《妇科玉尺》
  23. 治鼻衄方《苏沈良方》
  24. 治崩淋经漏之法《妇人规》
  25. 治鼻衄血《奇方类编》
  26. 治贲豚气方《集验方》
  27. 治鼻血《奇方类编》
  28. 治奔豚气《是斋百一选方》
  29. 治鼻渊《奇方类编》
  30. 治奔豚气《是斋百一选方》
  31. 治鼻渊即脑漏神效方《回生集》

《育婴家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