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述古

《伤寒指掌》书籍目录

(注释参古方选注)

奔豚者.病从腹中有气攻上.一如江豕以臀愤起而攻也.阅伤寒论.凡伤寒发奔豚者二.一曰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

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一曰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邵评∶针处被寒.寒从针孔而入也.核起而赤者.针处红肿如核.寒气所郁也.心气因寒而内虚.肾虚因寒而上逆.发为奔豚.气从少腹冲心.寒邪挟水气凌心也.灸其核上.以杜再入之邪.与加桂汤以泄上逆之气.若脐下悸者.心气不足.肾水乘火而上克也.肾气上冲.名曰奔豚.

盖肾为水脏.豚为水畜也.茯苓以泄水.桂枝伐肾邪.以保心气.甘枣培土以制水也.因奔豚者.豚为水畜.奔则昂首疾驰.酷肖水势上干之象.然悸在脐下.其水尚在下焦.欲作奔豚.尚未发也.当先其时而治之.

按此二症.一属少阴寒气凌心.故用桂枝加桂.温肾散寒.病由外召寒邪.仍从太阳表治.惟加桂枝两数.便可以温少阴.而泄阴邪矣.一属水邪上逆.故重用茯苓以制水邪.

桂枝保心气以御水凌.甘草大枣补脾土以制水泛.取甘烂水者.不欲其助水性也.伤寒奔豚.惟此二方为主治.而汗后脐下悸.作奔豚之症尤多.定当以苓桂甘枣汤为治.

若夫金匮要略中所载奔豚汤.方用半夏生姜、(散结)芍药甘草、(安中气)芎归、(和心气)

黄芩、(泻火)生葛、(欲降先升)甘李根皮.(大寒折冲逆之气)此治因惊恐而得奔豚者.

其为病也.聚散靡常.作止无定.腹痛冲逆.发则为热.退则为寒.乃心中热邪凝结而成.与伤寒水气寒邪作奔豚者迥异.不可混治.

邵评∶此言杂病亦有奔豚者.与上伤寒之奔豚不同.由于肝邪内发.上犯于心.

肝胆相火内郁.是奔豚之属于热者.较寒水上凌逆心而作奔豚者.大相迳庭矣.盖伤寒之奔豚因于寒.以桂枝为主药.杂病之奔豚由火热.当宗金匮方为主.

王晋三先生曰.奔豚气有三.犯肺之奔豚属心火.犯心之奔豚属肾寒.脐下悸.欲作奔豚.属水邪.证自分途.治亦各异.

邵评∶心火克肺金.由于火热.宜金匮方治之.肾寒克心火.由于寒.用桂枝加桂法.肾水上逆凌心.由于水气.用苓桂甘枣方.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指掌》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指掌》书籍目录
  1. 奔豚述古《伤寒指掌》
  2. 奔豚三《金匮悬解》
  3. 奔豚四《金匮悬解》
  4.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论二首、方三首)《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5. 奔豚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 奔豚气病脉证治《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7. 奔豚汤《金匮悬解》
  8. 奔豚气病脉证治《金匮要略心典》
  9. 奔豚汤《备急千金要方》
  10. 奔豚气病脉证治《金匮玉函经二注》
  11. 奔豚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2. 奔豚气病脉证治《高注金匮要略》
  13. 奔豚汤方《伤寒杂病论》
  14. 奔豚气病脉证治《金匮要略方论》
  15. 奔豚汤方《医宗金鉴》
  16.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17. 奔豚丸《医学心悟》
  18.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医宗金鉴》
  19. 奔豚一《金匮悬解》
  20. 奔豚气《杂病广要》
  21. 贲(bēn奔)门《中医词典》
  22. 奔豚气《医宗金鉴》
  23. 贲门失弛缓《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24. 奔豚气《中医词典》
  25. 贲门失弛缓症《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26. 奔豚其一《经方实验录》
  27. 贲门失弛缓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8. 奔豚其二(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29. 贲门失弛缓症《胸外科学》
  30. 奔豚根原《四圣心源》
  31. 贲豚《圣济总录》

《伤寒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