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
徐(二八)肺气失于清肃,则欠下行,致生腹胀痰喘,小便赤短,治法宜行秋令。
四服腹不胀,痰喘缓,小便清长,改用∶北沙参 麦冬 茯苓 桑皮 杏仁 连翘 甘草 茅根
□
胡(三二)宿有气喘,多年不作。近因劳倦复发,肢软无力,脉象浮大。按∶脉大为劳,当作伤治。加味贞元饮。
熟地(四钱) 归身(一钱五分) 党参(二钱) 生冬术(一钱五分) 杏仁(一钱) 苏子(一钱五分) 橘红(六分) 茯苓(一钱) 黑栀(一钱五分) 炙草(四分)
时有一邻人在旁,略能医理,见予骤用熟地、党参,乃曰∶观病者形体魁梧,愿切其脉,脉无虚象,但觉有力,而竟投腻补,恐壅滞肺气,喘更甚焉。予曰∶医贵小心胆大,明眼快手,此方实合其症,非冒昧粗率可比。凡气呼属肺,吸属肾,今肺肾不足,故息出入不顺而急,当补一也。脉之浮大,似乎有余,其实不足,当补二也。脉有真假,有假寒假热,假虚假实,此即假实也。予方中佐杏、苏二味,当非十全本领,君欲舍补而全用疏肺顺气,似是而实非也。约服四剂,复诊时,可来一证。后四日邻人见来复诊,随至小山园,先问服药若何,答言∶气已不促,四肢略觉有力,昨日已能帮拔菜箕。始无间言。设其与病者为邻,必止其不服予方,药之是否,亦无从而验矣。世间似此者岂少哉!

- 喘《友渔斋医话》
- 喘《丹溪治法心要》
- 喘《医旨绪余》
- 喘《丹溪手镜》
- 喘《针灸素难要旨》
- 喘《丹溪手镜》
- 喘《邵兰荪医案》
- 喘《伤寒六书》
- 喘《医效秘传》
- 喘《伤寒六书》
- 喘《痘疹心法要诀》
- 喘《周慎斋遗书》
- 喘《医学见能》
- 喘《金匮翼》
- 喘《伤寒明理论》
- 喘《华佗神方》
- 喘《沈氏女科辑要》
- 喘《医学心悟》
- 喘《沈氏女科辑要》
- 喘《医学心悟》
- 喘《史载之方》
- 喘《丹溪心法》
- 喘《医学真传》
- 喘《丹台玉案》
- 喘《也是山人医案》
- 喘《古今名医汇粹》
- 喘《金匮钩玄》
- 喘《医经原旨》
- 喘《药症忌宜》
- 喘《古今医案按》
- 喘《女科证治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