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
真痨病之吐血,南齐褚澄曰∶“饮溲溺,百不一死。”夫溲溺能清脏腑虚热,兼降浮火。痨病吐血,实由于此,最为切要。然有法焉,俗谓之还元汤。乃服自便之溺,宜不食腥秽之物食,味略淡,晚餐白粥,如是数日后,五更或清晨,解时去头末,取中一碗服之,更能散心远色戒性,虽沉 宿疾,不数日可痊。海盐县村寺有一僧,能疗一切劳伤,虚损吐血,干痨无血可吐之症。此僧绝不知《神农本草》、《黄帝内经》。惟善于起居得宜,饮食消息,患者住彼寺中,三月半年,十愈八九。此虽勿药,记之名医可也。予举斯,亦愿病者,知起居得宜,饮食消息之法,莫单仗草根木皮,久归不起。夫血,心主之,脾统之,肝藏之,用心过度,心阳不摄。吐血者,药用人参、枣仁、茯神、柏子仁、麦冬、丹皮、犀角、生地、茅根、藕节之类。须加橘红、通草、牛膝炭以松之;劳倦伤脾,药用人参、白术、茯神、炙草、广皮、归身、炙侧柏叶、藕节之类;怒气伤肝,药用丹皮、桑叶、生地炭、归身炭、炒白芍、钩藤、白蒺藜、甘草之类。以上药味,并非成方,惟与脏相合,在圆机之士,采而施之可也。吐血有数种,呕血属阳明胃,与厥阴肝为多,故盈盆满碗;咯血唾血,俱从肺肾出,咳血心肺胃三经俱有;痰中带血,肝肾为多,吐红痰脾虚肺热也。心肝肾先伤,继及脾胃肺。吐血者为真痨病难治,余当辨其何脏何腑何因,随其症而治之。每有因外感吐血,观予医案可得也。

- 吐血《友渔斋医话》
- 吐血《友渔斋医话》
- 吐血《儿科萃精》
- 吐血《丹溪治法心要》
- 吐血《奇效简便良方》
- 吐血《冷庐医话》
- 吐血《奇效简便良方》
- 吐血《伤寒六书》
- 吐血《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吐血《伤寒六书》
- 吐血《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吐血《松峰说疫》
- 吐血《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吐血《松峰说疫》
- 吐血《幼科心法要诀》
- 吐血《周慎斋遗书》
- 吐血《外科全生集》
- 吐血《血证论》
- 吐血《叶天士医案精华》
- 吐血《吴鞠通医案》
- 吐血《医效秘传》
- 吐血《医学心悟》
- 吐血《医学真传》
- 吐血《丹溪心法》
- 吐血《也是山人医案》
- 吐血《医学摘粹》
- 吐血《女科折衷纂要》
- 吐血《卫生易简方》
- 吐血《伤寒心法要诀》
- 吐血《明医指掌》
- 吐血《盘珠集胎产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