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胁痛
胃痛胁痛,附于肝火之后者,因其治亦专责于肝。肝喜条达,若人含怒不发,则郁而成火,火性上炎,侮其所胜,则胃痛见矣。轻则不饥不纳,重则呕吐黄水,脉必弦,口必苦。治宜解其郁怒,再用泄木安土理气方药,如丹皮、桑叶、钩藤、白芍、广皮、炒延胡、半夏、茯苓、通草、当归、川楝子;久病胃虚,可加党参、生甜冬术、炙草、老姜渣之类,可以选用。其胁痛亦由肝经郁火循经而上,治法与胃病相同,惟可用逍遥散疏之。盖治胃痛泄木为主,治胁痛兼可散郁也。或问用越鞠何如?答曰∶郁而兼湿兼痰,越鞠为先,郁而血燥,逍遥是务,二方以此而分。若客寒犯胃而痛,爬床滚席,刻不可耐者,脉必沉伏,面色惨淡,当用温散,不可不辨也。

- 胃痛胁痛《友渔斋医话》
- 胃痛慎用辛香温燥《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胃土篇《外经微言》
- 胃痛慎用辛香温燥《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胃吐《傅青主男科》
- 胃痛的中医食疗《老年食养食疗》
- 胃脘《中医词典》
- 胃痛(寒热)《针灸资生经》
- 胃脘当心而痛治验《卫生宝鉴》
- 胃痛《中医内科学》
- 胃脘内痈《中医词典》
- 胃痛《友渔斋医话》
- 胃脘疼闷《医学衷中参西录》
- 胃痛《吴鞠通医案》
- 胃脘痛《临证指南医案》
- 胃痛《普济方·针灸》
- 胃脘痛《医学正传》
- 胃痛《气功外气疗法》
- 胃脘痛《儒门事亲》
- 胃痛《手穴手纹诊治》
- 胃脘痛《医学心悟》
- 胃痛《医法圆通》
- 胃脘痛《回春录》
- 胃痛《中医名词词典》
- 胃脘痛《医宗己任编》
- 胃痛《医学集成》
- 胃脘痛《外科全生集》
- 胃啼《小儿药证直诀》
- 胃脘痛《也是山人医案》
- 胃酸和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溃疡形成中重要性《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胃脘痛《药症忌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