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发热
经云∶阳虚生外寒。未尝言发热。夫外寒与阴虚生内热对峙而言,其发热也,阳不潜藏,亦非借薪而燃,实无根之焰,龙雷之火也。其为症身热舌苔淡黄,口燥齿浮,而不消水,脉浮大满指,按之索然,面色惨淡,午后微红,(是为戴阳)言语无力,纳少胸闷,大便亦有燥结者。若误投凉剂,初亦如无损,旋必加重,治此症必须从其类以求之,用八味汤凉服。盖阴无阳无以生,阳无阴无以附,以六味纳气归肾,以桂、附引火归原,凉服者,热因寒用也。
曾见一妇,小产后身作大热,舌黄脉大,口干大便多日不解。医者皮相其症,不辨真假,而用白虎汤大服,便通热缓,病家甚为喜悦。时予尚无医名,其家人所述如此,予欲一诊,偕往视之,曰∶以我之见,是格阳于上,昨方不可再服,必当温补,庶可奏功。问∶既系虚症,何昨日服药,大便通,热势减耶?予曰∶此大便之结,如寒月水泽腹坚,其通者几微,亢阳为寒凉所逼而出焉。其热势减者,亦因寒凉灌濯,暂为退舍,脉象浮大,软如绵絮,急服八味汤,尚恐无及。其家不信,医来复诊,见有应效,仍用前方,加麦冬、五味,又一服,两目真视,循衣摸床,一昼夜而终,悔已无及矣!

- 阳虚发热《友渔斋医话》
- 阳虚发热《中医词典》
- 阳虚喉痹《中医词典》
- 阳虚发热《临证实验录》
- 阳虚喉痛《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阳虚发热《中医名词词典》
- 阳虚论治《虚损启微》
- 阳虚耳聋证七 太阳九十八《伤寒悬解》
- 阳虚门《寿世青编》
- 阳虚恶寒《金匮钩玄》
- 阳虚喷嚏案《临证实验录》
- 阳虚恶寒《中医词典》
- 阳虚三夺统于脾《理虚元鉴》
- 阳虚毒结证《临证实验录》
- 阳虚失血《中医词典》
- 阳虚猝倒《傅青主男科》
- 阳虚失血《金匮翼》
- 阳虚喘《中医词典》
- 阳虚水泛《中医词典》
- 阳虚《药症忌宜》
- 阳虚水肿《中医名词词典》
- 阳虚《中医词典》
- 阳虚体质养生法《中医饮食营养学》
- 阳虚《四圣心源》
- 阳虚头痛《中医词典》
- 阳虚《中医名词词典》
- 阳虚吐备忌滋阴也《医法圆通》
- 阳性秽疮秘方《华佗神方》
- 阳虚下陷《傅青主男科》
- 阳邪《中医词典》
- 阳虚小便不利《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