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疮疡总论

《友渔斋医话》书籍目录

疮疡治法,予非专科,然其大意,不可不知。经云∶营气逆于肉里,则生疽。又云∶膏粱之变,足(能也)生大疔。夫营气逆者,必有郁火,久不得泄,则发为痈疽。如范亚夫不合于项王,至彭城疽发于背是也。膏粱之变,曾见一钱姓者,爱食市脯中之猪首肉,每食百钱无虚日,豕肉已能发风生痰,况其首乎?久之宜发于背而莫救焉。相传一西商在苏州贸易,每食猪首,近邻一人善治背疽,因商挟重赀,料其久必毒发,欲居为奇,直待其归,尚无影响。乃买舟随之,将及渡河,乃问其随人,尔主肉食无厌,更啖何物?答云∶每饱肥浓,辄饮浓点松萝茶一碗,其人闻之,太息而返。盖谓松萝能消肉毒故也。治疮疡莫妙消磨于未成,如梅花点舌丹,药精制虔,可致奇效。更有蒜熨一法,无论一切无名肿毒,疔疮发背,初起者治之立散。用大囊蒜切片,如开元钱浓,置患处,艾绒灸,以不痛至痛,痛至不甚痛为度,大约七壮左右。如发背初起,难辨毒结何处,须将湿纸一张,平贴背上,验何处先燥,即是疮顶。用墨笔点定,去纸而后隔蒜灸之,随处可灸,惟面上忌灸,若灸而不散,毒瓦斯亦已归拢,易溃易痊,最便最妙之法也。更有一方,亦治一切诸疮,未成可散,已成易溃。药用白甘菊丹皮赤芍银花地丁、草归尾、乳香没药连翘陈皮、细生地甘草节,水煎服,外用角针煎汤洗。予治一妇,患三阴疟未解,忽周身发疮,皆大如钱,三三两两,不下百十,而疟顿住。此伏邪走泄为疮,三阴则无疾矣。诸专科疗治,用黄连黄芩寒凉之药,脓水淋漓更甚,纳食减矣,就予求治,药用生黄 、西党参、炒白术、银花、白芷茯苓皮广皮、生苡仁、炙草,三服纳增,疮无脓水;去白芷,加生地、归身、黄 ,蜜水炒,四服结痂,又四服痊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友渔斋医话》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友渔斋医话》书籍目录
  1. 疮疡总论《友渔斋医话》
  2. 疮疡止痛法《中医词典》
  3. 疮疡作渴《中医词典》
  4. 疮疡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5. 疮疡作渴《外科理例》
  6. 疮疡瘾疹疥癣《推求师意》
  7. 疮疡作渴《立斋外科发挥》
  8. 疮疡隐括关键处治之法《外科精要》
  9. 疮药方《洪氏集验方》
  10. 疮疡阳气脱陷《中医词典》
  11. 疮瘾疹《儒门事亲》
  12. 疮疡小便不利《中医词典》
  13. 疮痈《幼幼集成》
  14. 疮疡温通法《中医词典》
  15. 疮痈《慈幼便览》
  16. 疮疡随经用药《中医词典》
  17. 疮痈肠痈浸淫《金匮悬解》
  18. 疮疡四肢厥逆《中医词典》
  19.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方论》
  20. 疮疡疏通法《中医词典》
  21.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医宗金鉴》
  22. 疮疡生胬肉《中医词典》
  23.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24. 疮疡清热法《中医词典》
  25.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金匮玉函经二注》
  26. 疮疡呕吐《中医词典》
  27.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浅注》
  28. 疮疡呕逆《外科理例》
  29.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心典》
  30. 疮疡内消法《中医词典》
  31.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论一首、脉证三条方、六首)《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友渔斋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