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泄泻,湿热居多。洞泄者,如沟渠决水,一往无留,湿兼热也;火泻腹痛,即欲如厕,或完谷不化,(所谓邪火不杀谷)热兼湿也。多由挟暑伤食,夜卧大腹受寒,火郁于内成者。治法须清热利水消导,芳香开脾药,如黄芩、黑栀、焦白芍、茯苓、泽泻、猪苓、楂肉、神曲、陈皮、谷芽、浓朴、砂仁壳之类,随症选用。如热甚完谷不化,当重用黄连,治湿而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然有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盖谓风主木,木克土也,宜加散风之药,防风、葛根、羌活、柴胡、薄荷之类。惟湿热已靖,久而不愈者,当补脾胃,参苓白术散。更如五更作泻者,为肾虚,四神丸治之。

- 泄泻《友渔斋医话》
- 泄泻《丹溪治法心要》
- 泄泻《奇效简便良方》
- 泄泻《丹溪手镜》
- 泄泻《校注医醇剩义》
- 泄泻《麻科活人全书》
- 泄泻《医学从众录》
- 泄泻《脉症治方》
- 泄泻《幼科发挥》
- 泄泻《医学实在易》
- 泄泻《中医内科学》
- 泄泻《文堂集验方》
- 泄泻《厘正按摩要术》
- 泄泻《回春录》
- 泄泻《邵兰荪医案》
- 泄泻《竹林女科证治》
- 泄泻《中医儿科学》
- 泄泻《推拿抉微》
- 泄泻《时方妙用》
- 泄泻《明医杂着》
- 泄泻《医学三字经》
- 泄泻《明医杂着》
- 泄泻《叶天士医案精华》
- 泄泻《仁术便览》
- 泄泻《慈幼便览》
- 泄泻《吴鞠通医案》
- 泄泻《也是山人医案》
- 泄泻《医学心悟》
- 泄泻《女科折衷纂要》
- 泄泻《丹溪心法》
- 泄泻《女科折衷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