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痨
痨之为病,咳嗽吐血,后反无血可吐,内热形瘦,失音气急,语言不续,危如反掌。其人患此症者,体素弱,过用心;或好色,必善怒,三者兼之,必成痨病。何也?用心血耗,好色精亏,善怒肝旺。肝旺则脾胃先伤,纳食欠运,大便或燥结,或溏泄,饮食不化精微,而成痰涎。母虚子弱,不任风寒,稍受感冒,咳嗽见矣。心火不降,肾水不交于心,兼之肝火上炎,血焉得不吐?内热焉得不作?及后无血可吐,败症尽见,临崖勒马,悔已晚矣!其症始起,饮溲溺,更能静养,远色戒性,脱然亦不为难。若惟仗草根树皮,不能守戒,百无一痊也。更有尸蛀,俗称百日痨,室女为多。其患干咳,不吐血,亦无痰,入暮身热,晨起不觉,饮食渐减,初起面色娇红,绝似无病,未及半年,多已殒命。治此病,《千金方》有此药。然是症甚少,未曾修试,虽芦扁复生,亦无所施其技。设有痨虫,谓之心疾,皆非我所知也。凡男子欲事未必损人,欲念最损人;隔墙钗钏,隙穴髻鬟,少年常有,衽席不施,而烁为枯腊者矣。惟童痨一症,无论男女,患咳嗽夜热者,宜于补土养金中,加银胡、青蒿、地骨皮、鳖甲、知母等药多效。

- 童痨《友渔斋医话》
- 童痨《中医词典》
- 童痨《儿科萃精》
- 童劳《友渔斋医话》
- 童男《中医词典》
- 童春茶《茶饮保健》
-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卫生《医学心理学》
- 童便(秋石)《本草新编》
- 童尿《本草易读》
- 童便《药性切用》
- 童女《中医词典》
- 童便《本草撮要》
- 童女交接及他物伤秘方《华佗神方》
- 童便《本草分经》
- 童女交接他物伤方三首《外台秘要》
- 童便《得配本草》
- 童歧《中医词典》
- 童便《医方考》
- 童损《中医词典》
- 童便《本草从新》
- 童损《张聿青医案》
- 童便《本草求真》
- 童天成《中医词典》
- 童便《冯氏锦囊秘录》
- 童序《本草备要》
- 童便《本草备要》
- 童月轩《中医词典》
- 童便《药笼小品》
- 童稚不孕《竹林女科证治》
- 童跋《目经大成》
- 童子好睡说《友渔斋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