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疟疾

《友渔斋医话》书籍目录

疟成于夏秋为多,他时虽有,终不似夏秋之众也。盖夏月人食肥浓,并吸受暑邪,外感凉风,或冒露水,始则皮毛闭塞,暑邪欲泄不泄;内之肥浓,间化为痰。风露之感在表,暑食所伤在里,半表半里,足少阳胆经应之。卫气陷入营分,则为寒;营气不交于卫,则为热呕吐者,胃有积痰也;心烦少寐者,胃不和也;口苦者,胆热也。此日疟、间疟之所由作也。治法当疏邪清热,涤痰利气、消痰并施,柴胡、(日疟寒轻者用薄荷亦可。)青蒿半夏陈皮黄芩神曲甘草。无汗加苏叶;热甚加石膏知母竹叶;口渴加花粉;呕甚加炒竹茹小便短赤加滑石,胸满或闷,加枳实栝蒌皮;嗳腐楂肉;舌黄或煤色,脉弦实,大便多日不解者,可加大黄下之;咳嗽杏仁射干前胡。服药先一剂,系其惰,谓将解早一时服;第二帖迎而夺之,谓未发前早一时服。

近世富贵人,畏服柴胡。按∶此味惟邪未入少阳服之,所谓开门揖盗,引邪入室,原所禁用。既往来寒热,脉弦口苦,心烦喜呕,少阳症已见,柴胡升清肝胆之热,必用之品,何碍之有?凡疟之寒甚者,战栗气急,虽热天绵被数重,不足蔽其辜,不知者当寒作时,恣饮姜汤火酒,寒不能祛,而其日热作必甚,助其火也。《准绳》一说殊妙,谓疟之作寒,乃阳气陷入阴中,须升提之,予用之多效。一医治一人寒重,用桂枝当归,即变为壮热不休,几致丧命。嗟乎!治疟又当分初、中、后,在气在血。以上之治,是在初在气之法也,中则气血之间,后则皆在血分矣。更宜疏中用补,补中兼清,无一定之方,不移之法,如鸳鸯绣出,金针难度,在人聪明好学,神而明之也。更有疟作,女人月事适行,为壮热谵语,甚有如狂者,此为热入血室,小柴胡去参,加生地、归须、丹皮,一服可愈。其 疟,即三日疟,予医案中虽有数条,一时偶中,其大段细节,未能深究,不敢妄言。《 疟论疏》一卷,明·卢之颐撰,至为详悉,可观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友渔斋医话》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友渔斋医话》书籍目录
  1. 疟疾《友渔斋医话》
  2. 疟疾《幼科释谜》
  3. 疟疾《活幼心书》
  4. 疟疾《医宗己任编》
  5. 疟疾《古今医彻》
  6. 疟疾《麻科活人全书》
  7. 疟疾《幼科折衷》
  8. 疟疾《脉症治方》
  9. 疟疾《中医内科学》
  10. 疟疾《医学实在易》
  11. 疟疾《厘正按摩要术》
  12. 疟疾《文堂集验方》
  13. 疟疾《经验丹方汇编》
  14. 疟疾《回春录》
  15. 疟疾《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16. 疟疾《推拿抉微》
  17. 疟疾《时方妙用》
  18. 疟疾《明医杂着》
  19. 疟疾《医学三字经》
  20. 疟疾《仁术便览》
  21. 疟疾《叶天士医案精华》
  22. 疟疾《急救广生集》
  23. 疟疾《妇科心法要诀》
  24. 疟疾《医学心悟》
  25. 疟疾《眉寿堂方案选存》
  26. 疟疾《医学摘粹》
  27. 疟疾《慈幼便览》
  28. 疟疾《医学摘粹》
  29. 疟疾《盘珠集胎产症治》
  30. 疟疾《明医指掌》
  31. 疟疾《评注产科心法》

《友渔斋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