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真传》书籍目录

喘者,气短而促,吸不归根,呼吸之气不应皮毛开合也。有实喘,有虚喘,有半虚半实喘。

实者,风寒之邪,伤其毛腠,致肌表不和。毛,皮毛也,主表∶腠,腠理也,主肌。经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是三焦应肝血之腠理以主肌,膀胱应肺气之皮毛以主表。若寒邪凝敛于皮毛,皮毛之气不通于腠理,则喘;风邪中伤于腠理,腠理之气不通于皮毛,亦喘。然此喘也,必病之初起,微微气急,或无汗恶寒,或有汗恶风,斯时和其肌表,散其风寒,喘自平矣。

半虚半实者,手足太阴之气,不相交合也。手太阴肺金,天也;足太阴脾土,地也。地气上升,则天气下降,或寒逆于肺而肺金寒,或湿滞于脾而脾土湿,则脾气不升,肺气不降,痰涎在中,上下不交而为喘。然此喘也,必兼咳也。夫脾肺不交,则为虚;寒湿内凝,则为实。虚实相半,则补泻并施;虚多实少,则补多泻少;

实多虚少,则泻多补少。寒凉之药,在所禁也。《伤寒论》中,有麻黄杏子石膏汤葛根黄连黄芩汤以治喘,乃病太阳之标阳,而毛腠不通,阳热过盛,病在气化,不在经脉也。又有冷风哮喘,乃胃积寒痰,三焦火热之气然之不力,火虚土弱,土弱金虚,致中有痰而上咳喘。此缓病也,亦痼疾也,久久不愈,致脾肾并伤,胃无谷神,则死矣。

至虚喘者,水天之气不相交接也。肺,天也;肾,水也。天体不连地而连水。经云其本在肾,其末在肺,以明水天一气。若天水违行,则肺肾不交而喘,治不得宜,将离脱矣。当用参、苓、 、术以补肺,辛、味、桂、附以补肾,肺肾相交,则喘平而能卧;若上下不交,昼夜不卧,喘无宁刻,则太阳标本之气,亦几乎息矣。盖太阳以寒为本,以热为标。寒本,膀胱之水也,气根于肾;

热标,皮毛之阳也,气合于肺。此肺肾不交,而太阳标本之气,将以孤危,前药所以必需也。若外道之药,消削于前,其后亦无济矣。余曾以前方治半月之虚喘,一剂而安,举家欣喜,即以告余,问前方可再服否?余曰∶姑俟明日。病家曰∶何也?余曰∶安卧者,肺气下交,子时一阳初生,肾气上行,方为交合,恐惫极而肾气之不升也。至寅时,果死矣。经云∶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其即肺肾不交,太阳气绝之喘病为然乎!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真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真传》书籍目录
  1. 《医学真传》
  2. 《史载之方》
  3. 《也是山人医案》
  4. 《沈氏女科辑要》
  5. 《金匮钩玄》
  6. 《沈氏女科辑要》
  7. 《药症忌宜》
  8. 《伤寒明理论》
  9. 《女科证治准绳》
  10. 《医学见能》
  11. 《女科证治准绳》
  12. 《痘疹心法要诀》
  13. 《伤寒括要》
  14. 《医效秘传》
  15. 喘(短气、少气、逆气、哮)《张氏医通》
  16. 《邵兰荪医案》
  17. 喘(附短气少气)《医述》
  18. 《针灸素难要旨》
  19. 喘(附哮)《脉因证治》
  20. 《医旨绪余》
  21. 喘(新法合参景岳金鉴叶案)《伤寒指掌》
  22. 《友渔斋医话》
  23. 喘(余见咳嗽)《针灸资生经》
  24. 《丹溪治法心要》
  25. 喘病《证治汇补》
  26. 《丹溪手镜》
  27. 喘病《仁术便览》
  28. 《丹溪手镜》
  29. 喘病《中医内科学》
  30. 《伤寒六书》
  31. 喘病何以得之《女科百问》

《医学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