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硫黄

《证类本草》书籍目录

石硫黄_(图)

味酸,温、大热,有毒。主妇人阴蚀,疽,恶血,坚筋骨,除头秃,疗心腹积聚,邪气冷癖在胁,咳逆上气,脚冷疼弱无力,及鼻衄,恶疮,下部 疮,止血,杀疥虫。能化金、银、铜、铁奇物。生东海牧羊山谷中,及太山、河西山,矾石液也。

陶隐居云∶东海郡属北徐州,而箕山亦有。今第一出扶南林邑。色如鹅子初出壳,名昆仑黄。次出外国,从蜀中来,色深而煌煌。然方用之疗脚弱及痼冷,甚良。《仙经》颇用之。所化奇物并是《黄白术》及合丹法。此云矾石液,今南方则无矾石,恐不必尔。臣禹锡等谨案∶吴氏云∶硫黄一名石留黄。神农、黄帝、雷公∶咸,有毒。医和、扁鹊∶苦,无毒。或生易阳,或河西,或五色。黄是潘水石液也,烧令有紫焰者。八月、九月采。治妇人血结。药性论云∶石硫黄,君,有大毒。以黑锡煎汤解之,及食宿冷猪肉。味甘,太阳之精,鬼焰居焉,伏炼数般皆传于作者。能下气,治脚弱,腰肾久冷,除冷风顽痹。又云∶生用治疥癣,及疗寒热咳逆。炼服主虚损,泄精。箫炳云∶硫黄,臣。日华子云∶石亭脂、曾青为使,畏细辛飞廉、铁。壮阳道,治 癖冷气,补筋骨劳损,风劳气,止嗽上气,及下部痔 ,恶疮疥癣,杀腹藏虫,邪魅等。煎余甘子汁,以御其毒也。

图经曰∶石硫黄,生东海牧羊山谷中,及泰山、河西山,矾石液也。今唯出南海诸蕃。

岭外州郡或有,而不甚佳。以色如鹅子初出壳者为真,谓之昆仑黄。其赤色者,名石亭脂,青色者号冬结石,半白半黑名神惊石,并不堪入药。又有一种土硫黄,出广南及荣州,溪涧水中流出。其味辛,性热腥臭。主治疥疮杀虫毒。又可煎炼成汁,以摸 作器,亦如鹅子黄色。

谨按古方书未有服饵硫黄者。《本经》所说功用,止于治疮蚀,攻积聚冷气,脚弱等。

而近世遂火炼治为常服丸散,观其制炼服食之法,殊无本源,非若乳石之有论议节度,故服之,其效虽紧,而其患更速,可不戒之。

海药谨案∶《广州记》云∶生昆仑日脚下,颗块莹净,无夹石者良。主风冷虚惫,肾冷,上气,腿膝虚羸,长肌肤,益气力,遗精,痔漏,老人风秘等。并宜烧炼服。仙方谓之黄 砂,能坏五金,亦能造作金色,人能制伏归本色,服而能除万病。如有发动,宜以猪肉、鸭羹、余甘子汤并解之。蜀中雅州亦出,光腻甚好,功力不及舶上来者。雷公云∶凡使,勿用青赤色及半白半青、半赤半黑者。自有黄色,内莹净似物命者,贵也。凡用四两,先以龙尾蒿自然汁一镒,东流水三镒,紫背天葵汁一镒,粟遂子茎汁一镒,四件合之搅令匀,一 埚用六一泥固济底下,将硫黄碎之入于埚中,以前件药汁旋旋添入,火煮之汁尽为度,了。再以百部末十两,柳末二斤,一簇草二斤,细锉之,以东流水并药等同煮硫黄二伏时,日满去诸药,取出用熟甘草汤洗了,入钵中研二万币方用。圣惠方∶治诸疮 肉如蛇出数寸。用硫黄一两细研,于肉上薄涂之,即便缩。外台秘要∶千金疗小儿 耳。硫黄末以粉耳中,日一夜一,瘥止。肘后方∶女子阴疮,末硫黄敷之。经验方∶大治元脏,气发久冷,腹痛虚泻,应急大效。玉粉丹∶生硫黄五两,青盐一两,以上衮细研,以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热酒空心服,以食压之。梅师方∶治阴生湿 疮。取石硫黄研如粉,敷疮上,日三度。博济方∶治阴阳二毒伤寒

一口,先安硫黄铺铛底,次安巴豆,又以硫黄盖之,酽醋半升以来浇之,盏子盖合令紧密,更以湿纸周回固济缝,勿令透气缝,纸干更以醋湿之。文武火熬,常着人守之,候里面巴豆作声,数已半为度,即将铛子离火,便入臼中急捣令细。再以米醋些子,并蒸饼些小,再捣,令冷,可丸如鸡头大。若是阴毒,用椒四十九粒,葱白二茎,水一盏,煎至六分,服一丸;阳毒,用豆豉四十九粒,葱白二茎,水一盏同煎,吞一丸,不得嚼破。孙尚药∶治气虚伤冷,暴作水泻,日夜三、二十行,腹痛不止,夏月路行备急。朝真丹∶硫黄二两,牛角研令极细,枯白矾半两,同细研匀水浸,蒸饼去水脉了,和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米饮、盐汤下。玉亟方∶王方平通灵王粉散∶洽腰膝,暖水脏,益颜色,其功不可具载。

以大火 之。如未伏更煮,以伏为度, 了,研为散,穿地坑一尺二寸,投水于中,待水清,取水和硫黄水,不得多,于 埚中,煎熬令如膏。及用铁钱一面,不着火上,以细砂隔纸,慢抄出硫黄于纸上滴之,自然如玉色,光彩射人,此号为玉粉散,细研,要丸以饭丸如麻子大。空心每日盐汤下十丸,散服亦盐汤调两字,极有效验。余乡人王昭遂合服之,年九十,颜貌如童,夜视细字,力倍常人。太清服炼灵砂法∶石硫黄本出波斯国,南明之境,禀纯阳火石之精气而结成,质性通流,含其猛毒。药品之中,号为将军。功能破邪归正,返滞还清,挺立阳精,消阴化魄。丹房镜源∶石硫黄,可干汞,诀曰∶此硫黄见五金而黑,得水银而赤。

又曰黄牙。青霞子∶硫黄散癖。

衍义曰∶石硫黄,今人用治下元虚冷,元气将绝,久患寒泄,脾胃虚弱,垂命欲尽,服之无不效。中病当便已,不可尽剂。世人盖知用而为福,不知用久为祸。此物损益兼行,若俱弃而不用,当仓猝之间,又可缺乎?或更以法制,拒火而又常服者,是亦弗思也。在《本经》则不言如此服食,但专治妇人。不知者,往往更以酒服,其可得乎?或脏中久冷,服之先利。如病热危急,可加丸数服,少则不效,仍如附子干姜、桂。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证类本草》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证类本草》书籍目录
  1. 石硫黄《证类本草》
  2. 石硫黄《本草蒙筌》
  3. 石硫黄《本草求真》
  4. 石硫黄《本草备要》
  5. 石硫黄《本经逢原》
  6. 石硫黄《本草衍义》
  7. 石硫黄《本草从新》
  8. 石硫黄《新修本草》
  9. 石硫黄《得配本草》
  10. 石硫黄《本草经集注》
  11. 石硫黄《本草崇原》
  12. 石硫黄《药笼小品》
  13. 石硫黄《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4. 石硫黄《千金翼方》
  15. 石硫黄《名医别录》
  16. 石硫赤《本草纲目》
  17. 石硫黄《本草分经》
  18. 石流青《名医别录》
  19. 石硫黄《本草分经》
  20. 石流青《证类本草》
  21. 石硫黄《本草择要纲目》
  22. 石流青《新修本草》
  23. 石硫黄《本草择要纲目》
  24. 石流青《千金翼方》
  25. 石硫黄《药性切用》
  26. 石流黄《海药本草》
  27. 石硫黄《本草乘雅半偈》
  28. 石流黄《神农本草经》
  29. 石硫黄《本草图经》
  30. 石流赤《名医别录》
  31. 石硫黄散《备急千金要方》

《证类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