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榴

《证类本草》书籍目录

安石榴_(图)

味甘、酸,无毒。主咽燥渴,损人肺,不可多食。酸实壳,疗下痢,止漏精。东行根,疗蛔虫、寸白。

陶隐居云∶石榴,以花赤可爱,故人多植之,尤为外国所重。入药唯根、壳而已。其味有甜、醋,药家用醋者。子为服食者所忌。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子味甘、酸,其酸者尤能主涩肠,止赤白下痢。一方∶取汁止目泪下,治漏精。根青者,入染须方∶用。陈藏器云∶石榴本功外,东引根及皮,主蛔虫,煎服。子止渴。花、叶干之为末,和铁丹服之,一年变毛发为丹,亦铁粉之属是也。孟诜云∶石榴,温。多食损齿令黑。皮,炙令黄杵末,以枣肉为丸,空腹三丸,日二服。治赤白痢腹痛者。取醋者一枚并子,捣汁顿服。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榴甜者,谓之天浆,能理乳石毒。

图经曰∶安石榴,旧不着所出州土,或云本生本域。陆机与弟云书云∶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是也。今处处有之。一名丹若。《广雅》谓之若榴。木不甚高硕,枝柯附干息,折其条盘土中便生。花有黄、赤二色,实亦有甘、酢二种。

甘者可餐,酢者入药。多食其实,则损人肺。东行根并壳,入杀虫及染须发口齿等药。其花百叶者,主心热吐血及衄血等。干之作末,吹鼻中立瘥。崔元亮《海上方》疗金疮,刀斧伤破血流。以锻石一升,石榴花半斤,捣末,取少许敷上,捺少时,血断便瘥。又,治寸白虫东南引者良。水二升三合,煮取八合,去滓,着少米作稀粥,空腹食之,即虫下。又一种山石榴,形颇相类而绝小,不作房,生青、齐间甚多,不入药。但蜜渍以当果,或寄京下,甚美。

雷公云∶凡使皮、叶、根,勿令犯铁。若使石榴壳,不计干湿,先用浆水浸一宿,至明漉出,其水如墨汁。若使枝、根、叶,并用浆水浸一宿,方∶可用。肘后方∶治赤白痢,下水谷酸石榴皮烧赤为末,服方寸匕。百一方∶治疔肿,以针刺四畔,用灸,以痛为度。纳末敷上急裹,经宿连根自出。经验方∶治肠滑久痢急取出,不令作白灰,用瓷碗盖一宿出火毒,为肺。又方∶治耳聋法∶以八、九月取石榴一,开上作孔如球子大,留靥子,纳米醋满石榴中,却以靥子盖之,然后搜出, 灰火中烧面熟,药成。入少黑李子、仙沼子末,取水滴点耳内,不得辄转。脑中痛勿惊。如此三夜,又点别耳,根据前法,佳。又方∶粪前有血,令人面色黄。

石榴皮杵末,茄子枝汤下。斗门方∶治女子血脉不通。用根东生者取一握炙干,浓煎一大盏,服之瘥。妇人赤白带下同治。广利方∶治吐血,衄血。以百叶石榴花作末,吹在鼻中瘥。

石榴东引根一握,净洗细锉,用水三升,煎取半碗以下,去滓,五更一大团,永绝根本,一日吃粥补。古今录验∶治冷热不调,或下带水,或升汁,每服五合,至二升尽,即断。小儿以意服衍义曰∶安石榴,有酸、淡两种,旋开单叶花,旋结实,实中子红,孙枝甚多,秋后经雨则自坼裂。道家谓之三尸酒,云三尸得此果则醉。河阴县最多。又有一种,子白,莹澈如水晶者唯酸石榴皮合断下药,仍须老木所结及收之陈久者,佳。微炙为末,以烧粟米饭为丸,梧桐子大,食前热米饮下三十至五十丸,以知为度。如寒滑,加附子赤石脂各一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证类本草》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证类本草》书籍目录
  1. 安石榴《证类本草》
  2. 安石榴《本草蒙筌》
  3. 安石榴《本经逢原》
  4. 安石榴《本草衍义》
  5. 安石榴《名医别录》
  6. 安石榴《新修本草》
  7. 安髓散《救伤秘旨》
  8. 安石榴《千金翼方》
  9. 安胎《景岳全书》
  10. 安石榴《本草纲目》
  11. 安胎《孙真人海上方》
  12. 安肾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 安胎《中医词典》
  14. 安肾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5. 安胎《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
  16. 安肾丸《冯氏锦囊秘录》
  17. 安胎《新修本草》
  18. 安肾丸《洪氏集验方》
  19. 安胎《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20. 安神药应用注意事项《中药学》
  21. 安胎《广嗣要语》
  22. 安神药《中药学》
  23. 安胎《女科秘旨》
  24. 安神丸《博济方》
  25. 安胎《普济方·针灸》
  26. 安神丸《小儿药证直诀》
  27. 安胎《明医指掌》
  28. 安神丸《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29. 安胎《卫生易简方》
  30. 安神丸《奇方类编》
  31. 安胎《妇人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