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荆实

《证类本草》书籍目录

牡荆实_(图)

味苦,温,无毒。主除骨间寒热,通利胃气,止咳逆,下气。生河间、南阳、冤句或平寿、都乡高岸上及田野中。八月、九月采实,阴干。(得术、柏实青葙,共疗头风,防风为之使,恶石膏。)

陶隐居云∶河间、冤句、平寿并在北,南阳在西。论蔓荆即应是今作杖捶之荆,而复非见。其子殊细,正如小麻子,色青黄。荆子实小大如此也。牡荆子及出北方,如乌豆大,正圆黑。仙术多用牡荆,今人都无识之者。李当之《药录》乃注溲疏下云∶溲疏一名阳栌,一名牡荆,一名空疏。皮白中空,时有节。子似枸杞子,赤色,味甘、苦,冬月熟。俗仍无识者。当此实是真,非人篱域阳栌也。按如此说,溲疏主疗与牡荆都不同,其形类乖异,恐乖实理。而仙方用牡荆,云能通神见鬼,非唯其实,乃枝、叶并好。又云∶有荆树必枝枝相对,此是牡荆,有不对者,即非牡荆。既为牡,则不应有子,如此并莫详虚实,须更博访及详之尔。唐本注云∶此即作棰杖荆是也。实细,黄色,茎劲作树,不为蔓生,故称之为牡,非无实之谓也。按《汉书·郊祀志》以牡荆茎为幡竿,此则明蔓不堪为竿。今所在皆有,此荆既非《本经》所载。按今生处,乃是蔓荆,将以附此条后,陶为误矣。《别录》云∶荆叶,味苦,平,无毒。主久痢霍乱转筋,血淋,下部疮湿 。薄脚,主香港脚肿满。其根,味甘、苦,平,无毒。水煮服,主心风,头风,肢体诸风,解肌发汗。有青、赤二种,以青者为佳。出《类聚方》今人相承,多以牡荆为蔓荆,此极误也。今按陈藏器本草云∶荆木取茎截,于火上烧,以物承取沥,饮之去心闷烦热,头风旋目眩,心头漾漾欲吐,卒失音,小儿心热惊痫,止消渴,除痰唾,令人不睡。

图经曰∶牡荆,生河间、南阳、冤句山谷,或平寿、都乡高岸上及田野中。今眉州、蜀州及近京亦有之,此即作棰杖者,俗名黄荆是也。枝茎坚劲,作科不为蔓生,故称牡。叶如篦麻,更疏瘦。花红作穗。实细而黄,如麻子大,或云即小荆也。八月、九月采实,阴干。

此有青、赤二种,以青者为佳。谨按陶隐居《登真隐诀》云∶荆木之华、叶,通神见鬼精。

注云∶寻荆有三种。直云荆木,即是今可作棰杖者,叶香,亦有花、子,子不入药。方术则用牡荆,牡荆子入药,北方人略无识其木者。《六甲阴符》说∶一名羊栌,一名空疏。理白而中虚,断植即生。今羊栌斫植亦生,而花、实微细,药家所用者。天监三年,上将合神仙饭。奉敕论牡荆曰∶荆,花白多子,子粗大。历历疏生,不过三、两茎,多不能圆,或褊或异,或多似竹节,叶与余荆不殊。蜂多采牡荆,牡荆汁冷而甜。余荆被烧,则烟火气苦。牡荆体慢汁实,烟火不入其中,主治心风第一。于时即远近寻觅,遂不值。犹用荆叶,今之所有者云。崔元亮《集验方》治腰脚蒸法∶取荆叶不限多少,蒸令熟热,置于瓮中,其下着火温之。以病患置于叶中,剩着叶盖,须臾当汗出药中旋旋吃饭,稍倦即止。便以绵衣盖,避风,仍进葱豉酒豆酒并得,以瘥为度。又取此荆茎条截,于火上烧之,两头以器承取沥汁饮之,主心闷烦热,头风旋目眩,心中漾漾欲吐,卒失音,小儿心热惊痫,止消渴,除痰,令人不睡。

圣惠方∶治湿 疮方。用荆枝烧沥涂之,效。外台秘要头风头痛,取荆不限多少服。《集验方》同。千金方∶疗九窍出血方,荆叶捣取汁,酒和服二合。又方∶治心虚惊悸不定,羸瘦方∶荆沥二升,以火煎至一升六合,分服四合,日三夜一。《集验方》同。千金翼治喉肿疮方,取荆沥稍稍咽之。肘后方疗目卒痛,烧荆木出黄汁敷之。又方姚氏,下赤白痢五、六年者。烧大荆如臂取沥,服五、六合,即得瘥。又方蛇毒。荆叶袋盛,薄疮肿上。深师方∶疗疮方∶荆木烧取汁敷之,瘥。姚和众∶小儿通耳方∶取虫食荆子中白粉,和油滴耳中,日再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证类本草》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证类本草》书籍目录
  1. 牡荆实《证类本草》
  2. 牡荆实《医学入门》
  3. 牡荆实《名医别录》
  4. 牡荆实《冯氏锦囊秘录》
  5. 牡蛎《神农本草经》
  6. 牡荆实《本草蒙筌》
  7. 牡蛎《本草纲目》
  8. 牡荆实《新修本草》
  9. 牡蛎《雷公炮炙论》
  10. 牡荆实《本草经集注》
  11. 牡蛎《雷公炮制药性解》
  12. 牡荆实《千金翼方》
  13. 牡蛎《千金翼方》
  14. 牡荆沥《药性切用》
  15. 牡蛎《药笼小品》
  16. 牡荆《本草图经》
  17. 牡蛎《长沙药解》
  18. 牡荆《本草纲目》
  19. 牡蛎《中药炮制》
  20. 牡蒿《名医别录》
  21. 牡蛎《本草经集注》
  22. 牡蒿《证类本草》
  23. 牡蛎《新修本草》
  24. 牡蒿《新修本草》
  25. 牡蛎《吴普本草》
  26. 牡蒿《本草经集注》
  27. 牡蛎《食疗本草》
  28. 牡蒿《千金翼方》
  29. 牡蛎《海药本草》
  30. 牡桂《本草乘雅半偈》
  31. 牡蛎《本草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