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 二
狄某某,女,5岁
【初诊】
发烧2~3天,体温38.5℃,咳嗽气促作喘,×线透视:支气管肺炎,白血球12000/mm3,两脉滑数,指纹深紫,已至命关,舌红苔白腻根厚,夜间因热惊抽两次,汗出口渴,大便略千。此风温蕴热,因热动风,急用清热凉肝熄风方法。
薄荷1克(后下),生石膏10克(先煎),知母6克,连翘6克,芦根30克,钩藤10克,焦三仙各6克,羚羊角粉0.3克(分冲),一付
【二诊】
身热渐减,体温38℃,咳喘少轻,脉仍滑数,昨日抽搐未作,口渴夜不安寐,大便仍干小便短赤,温邪蕴热在于气分,再以清热熄风方法。
薄荷1克(后下),生石膏10克,僵蚕4.5克,连翘10克,芦根30克,钩藤10克,羚羊角粉0.3克(分冲),二付
【三诊】
身热渐退,体温37.5℃,咳喘大减,抽搐未作,昨夜安寐甚佳,两脉弦滑,数象大减,指纹已淡,回至风关,舌红苔略厚,再以原方进退。
前胡1.5克,蝉衣3克,片姜黄3克,钩藤10克,芦根30克,焦麦芽6克,牛黄抱龙丸一丸(分两次药选下),二付
【四诊】
身热退而咳喘亦止,体温36 5℃,抽搐未作,夜寐甚安,指纹、脉象皆如常,舌苔已化,二便如常,再以清热化滞方法。禁荤腥,吃素食,注意寒暖。
前胡1.5克,芦根15克,焦麦芽10克,鸡内金10克,二付后诸恙皆安,调理一周如常。
【按】:此为风温气分热盛动风之候,故用清热凉肝息风方法。生石膏、知母取法于白虎汤,清阳明之热;钩藤、羚羊角寓羚角钩藤意,息厥阴之风;焦三仙消食滞于内;薄荷、连翘、芦根分消风热邪气于外。观此治法可知透热转气之运用矣。

- 支气管肺炎 二《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 支气管肺炎 一《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支气管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 支气管肺癌《自我调养巧治病》
- 支气管镜检查法《耳鼻咽喉外科学》
- 支气管断裂伤的X线检查《急诊医学》
- 支气管扩张《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支气管《组织学与胚胎学》
- 支气管扩张《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支链氨基酸的代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支气管扩张《百病自测》
- 支咳《中医词典》
- 支气管扩张《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支节烦疼《中医词典》
- 支气管扩张《病理学》
- 支节烦疼《中医名词词典》
- 支气管扩张《胸外科学》
- 支节《中医词典》
- 支气管扩张症《放射诊断学》
- 支沟(一名飞虎)《针灸大成》
- 支气管扩张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支沟(经穴)《子午流注说难》
- 支气管扩张症《老年百病防治》
- 支沟《针灸学》
- 支气管扩张症《呼吸病学》
- 支沟《中医词典》
- 支气管扩张症和肺不张《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支膈《中医词典》
- 支气管哮喘《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彭建中 扬连柱 编著 赵绍琴 审阅
- 序
- 赵绍琴学术经验简介——代前言
- 风温
- 春温
- 暑温
- 湿阻
- 凉遏
- 寒凝
- 冰伏
- 附: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
- 湿温
- 伏暑
- 秋燥
- 冬温
- 春温
- 痄腮
- 大头瘟
- 烂喉(疒丹)痧
- 温毒
- 高热昏迷
- 昏迷
- 麻疹
- 肺痈
- 咳嗽
- 咳喘
- 咳血
- 失音
- 鼻鼽
- 鼻痔
- 胃脘痛
- 胁痛
- 腹痛
- 呕吐
- 痢疾
- 泄泻
- 便秘
- 眩晕
- 头痛
- 心悸
- 胸痛
- 嗜睡
- 失眠
- 耳聋
- 癫痫
- 振颤
- 发斑
- 齿衄
- 鼻衄
- 臌胀
- 癌
- 瘿
- 消渴
- 黑疸
- 肥胖
- 阳痿
- 阳强
- 痹证
- 淋证
- 遗尿
- 尿血
- 水肿
- 关格
- 腰痛
- 皮肤搔痒
- 喘逆
- 经期发热
- 崩漏
- 闭经
- 头汗
- 少年白发
- 脱发
- 牙疳
- 白疙
- 头疮
- 赘疣
- 腹部漏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