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
秦某,男,60岁,于1989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自8月初外出旅游,中途出现发热,并伴有尿频,尿痛,尿赤,以“泌尿系感染”治疗10余天,尿频,尿痛症减轻,仍血尿时作,低热不退,又改换抗生素、中药等治疗月余疗效不明显,尿化验检查:尿蛋白++,红血球大量,潜血++,后经膀胱镜检查确诊为膀胱癌,医院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本人与家属决定先请赵老医治,刻诊见:身热恶寒,头目不清,急躁,眠不实,胸脘不舒,小便短赤,舌黄苔厚腻,有瘀斑,脉濡滑且数。证属暑湿郁热蕴郁于内,拟先用宣郁化湿方法。
药用,藿香10克(后下),佩兰10克(后下),杏仁10克(后下),枇杷叶10克,荆芥炭10克,茅芦根10克,柴胡6克,炒山栀6克,菖蒲6克,郁金6克,香附10克,焦麦芽10克。
服药10剂,身热恶寒消失,余症减轻,尿蛋白(一),红细胞5~10个/高倍视野,尿潜血+,舌红苔厚,脉滑数,湿郁渐化,气机渐疏,郁热未解,用凉血化瘀清热方法。
药用:荆芥炭10克,柴胡6克,黄芩6克,生地榆10克,茜草10克,炒山栀6克,丹参10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半枝莲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大黄1克,茅芦根各10克。
服药20余剂,血尿未作,尿检(一)。膀胱镜检查;膀胱粘膜白斑,未见其他异常。舌红苔白且千,脉弦滑,接之略数,血分郁热,改用清热凉血、甘寒育阴方法。
方药:柴胡6克,黄芩6克,川樟子6克,赤芍10克,生地榆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炒槐花10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焦三仙各10克,茅芦根各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半枝莲10克。
以此方加减服药2月余,又去复查,原病灶区白斑均消失,未见其他异常。
仍以前法进退,饮食当慎,防其复发。
药用:凤尾草10克,生地榆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半枝莲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茅芦根各10克,大黄1克,每周2~3剂,续续服用。
【按】:此病案系膀胱癌,是经权威西医医院做膀胱镜检查,并取活组织切片病理实验而确诊,而未作手术及化疗治疗,单纯用中药治愈的。患者平素嗜酒吸烟,外出旅游正值暑期,湿气盛,气温高,易贪凉,以致暑湿温热之邪相合而受之,与翥体湿热之邪相为交织互结,病势缠绵,表里同病。赵师在治疗上,先以宜郁化湿,后用凉血清热,再以甘寒育阴,分层次,有步骤进行治疗,但无论在哪一阶段都没有抛开疏调气机之法。因此赵师常说;“治病之要,贵在疏调。”此患者与医生积极配合再未近烟酒,每日早晚锻炼,服药未断,现已6年,身体颇健,未见复发。

- 膀胱癌《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膀胱癌《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膀胱癌《中医之钥》
- 膀胱《顾松园医镜》
- 膀胱癌《自我调养巧治病》
- 膀胱《普济方·针灸》
- 膀胱癌《病理学》
- 膀胱《医述》
- 膀胱癌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膀胱《中医基础理论》
- 膀胱痹《中医词典》
- 膀胱《疡医大全》
- 膀胱病《千金翼方》
- 膀胱《中医词典》
- 膀胱病《中医词典》
- 膀胱《中医名词词典》
- 膀胱病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膀胱《放射诊断学》
- 膀胱病候《诸病源候论》
- 膀胱《经络全书》
- 膀胱不利《中医词典》
- 膀(bǎng,音榜)《中医词典》
- 膀胱部(足太阳属腑)《笔花医镜》
- 旁廷《中医词典》
- 膀胱部药队《本草害利》
- 旁路激活途径《医学免疫学》
- 膀胱冲洗法《基础护理学》
- 旁虎《手穴手纹诊治》
- 膀胱穿刺留置导尿法《基础护理学》
- 庞先生伤寒论序《伤寒总病论》
- 膀胱创伤《泌尿外科学》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彭建中 扬连柱 编著 赵绍琴 审阅
- 序
- 赵绍琴学术经验简介——代前言
- 风温
- 春温
- 暑温
- 湿阻
- 凉遏
- 寒凝
- 冰伏
- 附: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
- 湿温
- 伏暑
- 秋燥
- 冬温
- 春温
- 痄腮
- 大头瘟
- 烂喉(疒丹)痧
- 温毒
- 高热昏迷
- 昏迷
- 麻疹
- 肺痈
- 咳嗽
- 咳喘
- 咳血
- 失音
- 鼻鼽
- 鼻痔
- 胃脘痛
- 胁痛
- 腹痛
- 呕吐
- 痢疾
- 泄泻
- 便秘
- 眩晕
- 头痛
- 心悸
- 胸痛
- 嗜睡
- 失眠
- 耳聋
- 癫痫
- 振颤
- 发斑
- 齿衄
- 鼻衄
- 臌胀
- 癌
- 瘿
- 消渴
- 黑疸
- 肥胖
- 阳痿
- 阳强
- 痹证
- 淋证
- 遗尿
- 尿血
- 水肿
- 关格
- 腰痛
- 皮肤搔痒
- 喘逆
- 经期发热
- 崩漏
- 闭经
- 头汗
- 少年白发
- 脱发
- 牙疳
- 白疙
- 头疮
- 赘疣
- 腹部漏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