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邪便泄有热泄有湿陷而泄有气不化积滞而泄有热结旁流而泄何以明辨各详其说
(评改门人吴玉纯稿)
伤寒下利为病深,温邪下利为病浅。盖伤寒寒伤于外,利则外者陷里,有结胸痞硬之变。温邪热蒸于内,不得外解,必从下泄,泄则热有出路,而不能为大患。特是泄利之中,有但热者,有热而挟湿者,有热而挟积者,有热结而水旁流者,苟非辨之于先,何以死机立断。大抵泄之由于热者,必溏薄鲜黄,肛门灼热,直注难忍,经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也。泄之由于湿陷者,则必混浊如黑豆之汁,如酱之色,迥不若热之出黄如糜也。其气不化积者,则频转矢气,或腹胀作痛,或欲解不爽,不似热泄之暴下如注,湿泄之肠鸣贲响也。至热结旁流而泄者,则纯利稀水,并无粪杂,或兼热炽,或兼拒按,更不似热之稠黄,湿之粘腻,更不似气不化积之欲解不畅也。其病之主于脏腑奈何。曰、热泄属肺,肺热遗于大肠也。
湿热属脾,脾湿下溜也。气不化积,热结旁流者,皆属肠胃,肠胃之燥粪郁塞,而邪热胶固也。若夫邪入少阴而自利清水,色纯青,咽干口燥,胸满心烦,咳呕不眠诸症,义蕴精深,尚有未易缕析者。

- 上一页: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何以伤于寒者而病又何以冬所伤者而春必病
- 搜相关:时邪便泄有热泄有湿陷而泄有气不化积滞而泄有热结旁流而泄何以明辨各详其说
- 下一页:吞酸一症河间持论为火景岳持论为寒孰是孰非各详其说
- 时邪便泄有热泄有湿陷而泄有气不化积滞而泄有热结旁流而泄何以明辨各详其说《张聿青医案》
- 时邪《中医词典》
- 时邪四季辨《医门补要》
- 时邪《中医名词词典》
- 时序年龄、生理年龄、社会心理年龄《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时限《中药法规》
- 时医即庸医《轩岐救正论》
- 时贤《中医词典》
- 时医三错《扁鹊心书》
- 时释《思考中医》
- 时疫《中医词典》
- 时痧《重订广温热论》
- 时疫《时方妙用》
- 时日配合穴法图《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时疫(见朱丹溪)《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时气欲死《奇效简便良方》
- 时疫传染《奇效简便良方》
- 时气阴阳毒候《诸病源候论》
- 时疫发斑《中医词典》
- 时气阴茎肿候《诸病源候论》
- 时疫捷法(先看两肩有红点)《医门补要》
- 时气一日候《诸病源候论》
- 时疫解《儿科萃精》
- 时气小便不通候《诸病源候论》
- 时疫疟疾《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时气五日候《诸病源候论》
- 时疫呕吐烦躁口渴《孙文垣医案》
- 时气温疫外伤风寒《卫生宝鉴》
- 时疫头痛发热《孙文垣医案》
- 时气温病皆能损胎《女科百问》
- 时疫头痛如破《孙文垣医案》
《张聿青医案》
- 作者:张聿青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1911年
- 例言
- 张聿青先生传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论着
- 跋